社區資源

🟣[舜禹香港]醫管局擴展遙距醫療服務,偏遠地區長者受惠HA Go遙距醫療及藥物送遞服務介紹
醫管局擴展遙距醫療服務,偏遠地區長者受惠 有團體調查指出約三成受訪長者在過去三個月內就診2至4次,而出外求診時,82%受訪長者表示需要家人或照顧者陪同就診。然而,香港的長者使用遙距診症服務的情況逐漸普及,特別是在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期間,這種服務得到了廣泛應用。 醫管局積極推動為偏遠地區的合適病人提供遙距醫療服務。目前,這項服務已覆蓋北區和離島地區約50個村落,每年服務約1200人次。 醫管局計劃在2025年初將服務範圍擴展至60個村落。選擇新地點時,將考慮技術條件,如通訊設備和網絡穩定性,以及與相關持份者的協作安排等因素。此外,醫管局也逐步將遙距診症應用於其他合適的服務,包括不同的專科門診、普通科門診、護士診所及專職醫療診所等。 遙距診症新時代:長者中心如何助力長者掌握醫管局服務 教導長者使用醫管局遙距診症服務可以幫助他們更方便地獲得醫療支援。以下是一些建議,供長者中心參考: 🔹基礎培訓課程 - **簡單介紹**:先向長者介紹什麼是遙距診症服務及其好處,例如減少外出風險、節省時間等。 - **設備使用**:教導長者如何使用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包括如何下載和安裝「HA Go」應用程式 - **基本操作**:演示如何進行視像通話、如何調整音量和鏡頭角度等。 🔹實際操作演練 - **模擬診症**:安排模擬遙距診症的情景,讓長者親自操作,熟悉整個流程。 - **步驟指導**:逐步指導長者如何預約診症、接收通知、進行視像會診等 🔹提供技術支援 - **設立熱線**:設立專門的技術支援熱線,解答長者在使用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 **現場支援**:安排志願者或工作人員在診症過程中提供現場支援,確保長者能順利完成診症。 🔹製作簡易指南 - **圖文並茂**:製作簡單易懂的操作指南,使用圖文並茂的方式,讓長者更容易理解和操作。 - **視頻教程**:錄製操作視頻,讓長者可以隨時觀看學習。 🔹定期回顧與改進 - **收集反饋**:定期收集長者的使用反饋,了解他們的困難和需求。 - **改進培訓**:根據反饋不斷改進培訓內容和方式,確保長者能夠熟練使用遙距診症服務。 這些建議可以幫助長者更好地掌握遙距診症服務,提升他們的醫療體驗。 社區資源介紹|醫管局遙距診症服務<按此了解>#此服務只適用於部份醫院/診所 https://www.facebook.com/watch/?v=3787254308212664 參與資格: 🔹HA Go 正式會員(已登記HA Go,並啟動帳戶) 🔹必須由醫院/診所職員作出邀請及自願性參與 🔹患者身處在香港 🔹擁有可視頻手提電話 事前準備: 下載並安裝「HA Go」應用程式: 前往應用程式商店(如App Store或Google Play)下載並安裝「HA Go」應用程式。 Google Play 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hk.org.ha.hago&hl=zh_HK App Store https://apps.apple.com/hk/app/ha-go/id1469340861 註冊成為「HA Go」會員: 打開應用程式並註冊成為會員。您需要提供一些基本個人資料並創建帳戶。 準備視像診症設備: 確保您擁有可進行視像通話的設備(如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並已安裝和登入「HA Go」應用程式。 確保設備的相機和麥克風功能正常,並連接到穩定的互聯網。 HA Go遙距醫療流程: 步驟一:開啟「HA Go」App內的發送推送通知,以接駁視像會診。病人只需點按訊息,並登入。 步驟二:職員進行身份核證,如:出示香港身份證以便核實你的身份。 步驟三:醫生進行視像會診 步驟四:按情況需要,護士再跟進相關事宜。例如:預約下次覆診日期、教導如何洗傷口。 注意事項: 🔹可視頻手提電話 🔹已允許HA Go發送推送通知 🔹已連線到穩定固網 🔹有足夠電量運作 🔹切勿在診症過程中錄影、錄音或擷取螢幕畫面 🔹可安排一位親友在場陪同 香港醫管局藥物送遞服務<按此了解>#此服務只適用於部份醫院/診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9bPFvFMtjc 醫管局「藥物送遞服務」旨在優化病人對取藥服務的體驗。病人現在可透過醫管局流動應用程式「HA Go」,安排藥物送遞至家中或指定地址(郵政信箱或商廈郵件室除外),亦可選擇到社區取藥點領取藥物,就診後毋須返回或留在醫院或診所藥劑部等候。此服務適用於所有醫管局轄下醫院和診所的專科門診、普通科門診、出院及急症室病人。 #備註:以下醫院/診所暫未提供藥物送遞服務:錦田診所、梅窩普通科門診診所、北南丫普通科門診診所、坪洲普通科門診診所、沙頭角普通科門診診所、索罟灣普通科門診診所、打鼓嶺普通科門診診所、大澳賽馬會普通科門診診所、屯門診所及長洲醫院。 服務收費: 藥物送遞服務按每張處方劃一收費,每次港幣65元,不受處方上藥物的數量、重量、大小或種類影響。當確認了送遞服務的安排並繳付款項後,該次服務將不予取消亦不設退款。 如各位想了解更多上述社區資訊,歡迎聯繫上述機構。如想知道香港最新社福資訊記得緊貼我們「舜禹學堂」或有任何問題需協助,歡迎向我們「舜禹學堂」留言查詢,我們會盡力解答並提供適切的協助。 資料來源: 文匯報:醫管局為偏遠地區病人提供遙距醫療 料明年初擴至60條村 https://www.tkww.hk/a/202411/27/AP67470ed1e4b0f8a56f750532.html 遙距診症 https://www.facebook.com/watch/?v=3787254308212664 https://www2.ha.org.hk/hago/features/appointment-related/telehealth 藥物送遞服務 https://www.ha.org.hk/visitor/ha_visitor_index.asp?Content_ID=270029&Lang=CHIB5
🟣[舜禹香港] 香港風濕病患病率飆升 風濕病基金會:為香港受風濕困擾患者提供全面支援
60歲以上長者有六成以上患有「退化性關節炎」 60歲以上的人士有60%以上患有「退化性關節炎」,這是由年紀增長而引致的關節退化造成。長者認知的風濕痛大多是指退化性關節炎。70 歲以上老人有70%以上罹患指關節退化性關節炎,其中女性患者較多於男性。 風濕關節痛轉季、下雨天易發作? 每當天氣變化如颳風下雨時,風濕痛患者常會感到膝蓋、肩膀、腰部和髖關節等大關節部位出現疼痛、僵硬和活動受限的症狀。然而,美國哈佛大學的研究數據顯示,雨天與風濕和關節痛患者的求診數量並無直接關聯。另一項研究指出,隨著時間推移,支撐關節的軟骨會磨損,骨骼中的神經可能會受到壓力變化的影響,因此膝蓋痛的關節炎患者對氣壓變化更為敏感,容易在氣壓變化時感到疼痛。此外,氣壓變化也可能導致肌肉和疤痕組織的膨脹和收縮。由於雨天會使周圍氣壓顯著下降,這兩者同時發生,讓人誤以為雨水是關節痛的原因。而且在下雨時,人們通常會待在室內,減少活動,這也會導致關節變得僵硬和疼痛。 長者地區中心的風濕關節痛預防秘訣:運動、飲食、保暖全攻略! 長者地區中心可以採取多種措施來幫助長者預防風濕關節痛。以下是一些建議: 🔹提供運動課程:組織低強度的運動課程,如太極、瑜伽或水中運動,這些活動有助於增強關節靈活度和肌肉力量,減少關節僵硬和疼痛。 🔹健康飲食講座:舉辦講座,教育長者如何通過均衡飲食來減少發炎反應。建議多攝取富含抗氧化物的蔬果、健康的蛋白質(如魚類),以及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 🔹提供保暖設備:在中心內提供保暖設備,如電熱毯或暖手袋,幫助長者在寒冷天氣保持關節溫暖,減少疼痛。 🔹心理支持:提供心理支持和壓力管理課程,幫助長者減少壓力,因為壓力會加重發炎反應。 🔹健康檢查:定期安排健康檢查,及早發現和治療風濕關節痛,並提供個性化的健康建議。 🔹社交活動:組織社交活動,鼓勵長者多參與社交,保持積極心態,這對於整體健康和關節健康都有益處。 社區資源介紹|香港風濕病基金會<按此了解> https://www.hkarf.org/zh-hant/disease-education/disease-information/ 香港風濕病基金會的宗旨是提高香港市民對常見骨與風濕關節病的認識,並改善病患者的健康相關生活質素。為此,基金會提供多種服務,包括: 病人支援:提供經濟援助、職業治療師諮詢服務和「風知己」電話支援熱線。 健康教育:舉辦健康講座和課程,幫助患者了解疾病和管理日常生活中的困難。 運動課程:提供水中運動班和陸上運動課程,幫助患者通過運動改善關節靈活度和減少疼痛。 社交活動:組織各類社交活動,促進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社交互動。 這些服務旨在提升風濕病患者的生活質素,並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教育。如果你有興趣了解更多,可以訪問他們的官方網站或聯絡他們的支援熱線。 香港風濕病基金會「風知己」電話支援熱線: 電話:2346 2999 如各位想了解更多上述社區資訊,歡迎聯繫上述機構。如想知道香港最新社福資訊記得緊貼我們「舜禹學堂」或有任何問題需協助,歡迎向我們「舜禹學堂」留言查詢,我們會盡力解答並提供適切的協助。 資料來源: 香港風濕病基金會 https://www.hkarf.org/zh-hant/disease-education/disease-information/ 關節痛不再是「老人病」! https://www.polyhealth.com.hk/zh-hant/health_corner/detail/36 風濕骨痛發作 原來跟雨天無關 https://www.threechembio.com/d/%E9%A2%A8%E6%BF%95%E9%AA%A8%E7%97%9B%E7%99%BC%E4%BD%9C+%E5%8E%9F%E4%BE%86%E8%B7%9F%E9%9B%A8%E5%A4%A9%E7%84%A1%E9%97%9C/429/?srsltid=AfmBOorV6jdcHRxv3jHuF29xfDd70J7rz3ZmdfbqLhZMogFJVUVAdGuK 圖片來源: freepik
🟣[舜禹香港] 近4成半基層為節省開支捱餓 政府推出$25餐飲優惠券助長者 如何申請長者餐飲優惠券及其他膳食援助
基層長者膳食開支調查:近4成半基層為節省開支捱餓 根據慈善環保團體「食德好」「2024年社區糧食安全狀況調查」調查顯示,低收入人士常為節省開支而減少用餐,有44%受訪者曾為了節省開支而捱餓,亦有逾四成半人沒有攝取足夠營養。 社區資源介紹 |「愛心食肆賞你惠食」計劃 政府於1月14日宣布推出「愛心食肆賞你惠食」計劃,向全港合資格長者派發餐飲優惠券,讓長者可以$25價格在麥當勞、美心、大家樂、大快活及太興購買指定套餐。 計劃將由5大飲食集團於大年初一(1月29日)至今年三月三十一日期間向全港約5萬名長者提供餐飲優惠券,每位長者可獲一套5張,每張可以優惠價$25於相關餐廳享用指定食品。 長者餐飲優惠券 | 申請資格 「愛心食肆賞你惠食」計劃推出後,預計將有5萬名長者受惠。凡是獨居長者、雙老住戶或隱蔽長者,就符合領取資格。 長者餐飲優惠券 | 申請方法 「愛心食肆賞你惠食」計劃將由全港214間津助長者中心,包括41間長者地區中心及172間長者鄰舍中心,向合資格長者派發長者餐飲優惠券。符合資格的長者,可先在居住地區附近的津助長者中心登記成為會員,再由該社區中心派發優惠券。 長者地區中心及長者鄰舍中心名單及電話 https://www.swd.gov.hk/tc/pubsvc/elderly/cat_commsupp/elderly_centres/ 社區資源介紹 | 不同機構社區飯堂膳食服務介紹<按此了解> https://www.shunyuacademy.com/hk-knowledge/157 目前多個機構提供膳食服務特別針對居住在社區內的需助長者,提供早、中、晚餐服務。部分機構更加提供剪髮及浴室設施等日常生活支援。 社區資源介紹 | 社署短期食物援助服務<按此了解> https://www.swd.gov.hk/tc/pubsvc/family/cat_support/foodassist/ 資助非政府機構營辦的短期食物援助服務隊為短期難以應付日常食物開支的個人或家庭,提供一般每次不超過8個星期的基本食物援助。 社區資源介紹 | 眾膳坊食物銀行<按此了解> https://www.sjs.org.hk/tc/project/charity-details.php?id=8 為未能承擔日常膳食開支的人士,提供短期的食物援助及其他支援計劃。 長者地區中心應如何通過多種措施保障長者的基本飲食 長者地區中心可以採取多種措施來協助基層長者,確保他們不會因為節省開支而捱餓。以下是一些建議: 提供免費或低價餐飲:設立社區食堂,提供營養均衡的免費或低價餐飲,確保長者每天都能享用到健康的餐食。 食物銀行和捐贈計劃:與當地的食物銀行合作,定期分發食物包給有需要的長者,並鼓勵社區居民捐贈食物。 營養教育:舉辦營養講座和烹飪班,教導長者如何用有限的預算購買和製作健康的餐食。 社區菜園:鼓勵長者參與社區菜園計劃,自己種植蔬菜和水果,不僅能減少食物開支,還能促進身心健康。 志願者服務:招募志願者定期探訪長者,了解他們的需求,並提供必要的幫助,如購物、烹飪等。 政府和社會福利:協助長者申請政府和社會福利,如食物券、低收入補助等,減輕他們的經濟壓力。 這些措施可以幫助基層長者獲得足夠的食物,改善他們的生活質量。 如各位想了解更多上述社區資訊,歡迎聯繫上述機構。如想知道香港最新社福資訊記得緊貼我們「舜禹學堂」或有任何問題需協助,歡迎向我們「舜禹學堂」留言查詢,我們會盡力解答並提供適切的協助。 資料來源: 東網新聞:餐飲界向5萬獨居或雙老住戶發放餐飲券 新年至3月底可25元享指定菜式 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250114/bkn-20250114181837838-0114_00822_001.html 「愛心食肆賞你惠食」計劃 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501/14/P2025011400436.htm 不同機構社區飯堂膳食服務介紹 https://www.shunyuacademy.com/hk-knowledge/157 社署短期食物援助服務 https://www.swd.gov.hk/tc/pubsvc/family/cat_support/foodassist/ 眾膳坊食物銀行 https://www.sjs.org.hk/tc/project/charity-details.php?id=8 圖片來源: Freepik
🟣[舜禹香港] 長者網上登記困難重重:牙科街症改革引發熱議 長者科技學習社區資源
牙科街症改革:網上登記系統引發長者困惑 香港的政府牙科街症服務在2024年12月30日進行了重大改革,市民不再需要通宵排隊,而是改用全新的網上登記系統。然而,這個新系統的推行並不順利。部分長者因不熟悉網上操作,仍然前往診所排隊,或需要職員協助登記。梁婆婆表示,她是第一次看牙科街症,但不懂網上登記:「老人家唔識電腦嘢」。她擔心新安排不一定中籤。另一位長者則笑言,若自己操作,或一個小時都未能完成登記。 Youtube影片: 【牙科街症】如何輕鬆預約牙科服務?| 一片睇清服務範圍/登記流程/診所地址| 舜禹學堂 Shun Yu Academy香港站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SmCiKlXiJs 長者可於診所登記牙科街症服務 對於不熟悉網上操作的長者,衛生署表示,他們可於星期一至五(星期六或公眾假期除外)早上8時半至11時半前往任何一間牙科街症服務診所<按此了解>,由職員現場協助登記。 https://www.dh.gov.hk/tc_chi/tele/tele_chc/tele_chc_dcgps.html 智慧城市來臨!長者如何適應數碼化生活? 根據政府統計處的數據,截至2022年,有90.7%的65歲及以上人士擁有智能手機,相較於2020年的68.1%有了明顯增長。同時,65歲及以上人士中有60.3%能夠使用個人電腦。 近年政府致力推廣智慧城市,在日常生活中的大小事項也可以在手機或電腦上處理,出行、醫療、銀行服務也逐漸變得數碼化,長者需要重新學習和適應轉變。如果不同的服務提供者在開發的過程應多考慮數碼無障礙,相信長者會更容易感受到科技為生活帶來的便利,不會因為不懂得數碼化而感到被邊緣化。 社區資源介紹 | 「友智識」長者數碼共融計劃<按此了解> https://www.it2.gov.hk/tc/about/smart_silver.php 各區設立了社區支援點<按此了解>,為60歲或以上長者,特別是居住在舊區及公共房屋的獨老或雙老長者,提供定時定點的數碼培訓和技術支援,內容涵蓋智能手機操作、數字政府服務應用,例如「智方便」及其他常用政府流動應用程式,以及網絡安全知識等。 社區支援點 https://www.it2.gov.hk/tc/activity/community_help_desks.php 社區資源介紹 | 「友智識」長者進階數碼培訓計劃(2024-2026)<按此了解> https://656carer.com/tips/?taxonomy=stage-carer-section&name=d0081 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宣布了新一期的長者進階數碼培訓計劃,並且報讀費用全免,為合資格的長者提供一個學習和應用數碼科技的機會。計劃的課程內容非常豐富,涵蓋了智慧醫療、網上購物、流動支付等領域。課程可以幫助長者了解和使用各種數碼科技工具和應用,從而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和便利性。 受惠對象: 60歲或以上具備基本資訊及通訊科技知識的長者。 社區資源介紹 | 「數碼歷「耆」服務站<按此了解> https://www.it2.gov.hk/tc/about/mobile_booth.php 流動數碼外展服務站活動由參與「友智識」長者數碼外展計劃(2023 - 2025)的非牟利機構在各區設立,旨在主動協助長者使用智能手機和常用流動應用程式,及解答相關的問題。 社區資源介紹 | 「『友智識』 樂齡IT易學站」介紹<按此了解> https://www.it2.gov.hk/tc/index.php 「『友智識』樂齡IT易學站」網上學習平台自2019年10月起推出,内容不斷更新,讓長者按個人需要和興趣,隨時隨地在網上自主學習數碼科技。 長者適應新科技:社區中心提供全方位支援 以下是一些建議,社區長者中心可以採取的措施來協助不懂電腦或使用手機的長者: 🔹提供一對一輔導:安排專門的職員或志願者,為長者提供一對一的輔導,幫助他們學習如何使用電腦和手機進行網上登記。 🔹舉辦培訓班:定期舉辦簡單易懂的培訓班,教授基本的電腦和手機操作,並演示如何進行網上登記。 🔹設立登記協助站:在長者中心設立專門的登記協助站,提供現場幫助,協助長者完成網上登記。 🔹製作簡單指南:製作圖文並茂的操作指南,詳細說明每一步驟,讓長者可以按照指南自行操作。 🔹電話支援服務:設立電話支援熱線,讓長者可以隨時撥打電話尋求幫助,解決他們在操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鼓勵互助:鼓勵長者之間互相幫助,讓那些懂得使用電腦和手機的長者,幫助其他不熟悉操作的長者。 這些措施可以幫助長者更好地適應新的網上登記系統,減少他們的困惑和壓力。 如各位想了解更多上述社區資訊,歡迎聯繫上述機構。如想知道香港最新社福資訊記得緊貼我們「舜禹學堂」或有任何問題需協助,歡迎向我們「舜禹學堂」留言查詢,我們會盡力解答並提供適切的協助。 資料來源: 雅虎新聞:牙科街症網上預約時代來臨:告別排隊,擁抱科技,但長者適應路漫漫? https://hk.news.yahoo.com/%E5%A4%A7%E7%9C%BE%E9%86%AB%E7%99%82-%E7%89%99%E7%A7%91%E8%A1%97%E7%97%87%E7%B6%B2%E4%B8%8A%E9%A0%90%E7%B4%84%E6%99%82%E4%BB%A3%E4%BE%86%E8%87%A8-%E5%91%8A%E5%88%A5%E6%8E%92%E9%9A%8A-%E6%93%81%E6%8A%B1%E7%A7%91%E6%8A%80-%E4%BD%86%E9%95%B7%E8%80%85%E9%81%A9%E6%87%89%E8%B7%AF%E6%BC%AB%E6%BC%AB-054351261.html?guccounter=1&guce_referrer=aHR0cHM6Ly93d3cuZ29vZ2xlLmNvbS8&guce_referrer_sig=AQAAAEDEPcLed3oq0BuQGyT-WRp8HeUn3AUnOihAtqN5iDqCrpADsjCYFOTINPuYiCE9ne99RVW-GGQsR0I5Q8VMz4M2svvaz9u_QvJGKD3EoIlX5-F-AfnGVatlWQ-XVHBpY-eaVaVCRlILqlM8DL0QvJgOQvelW6yqRiR225p6wWIk 友智識」長者數碼共融計劃 https://www.it2.gov.hk/tc/about/smart_silver.php 「友智識」長者進階數碼培訓計劃(2024-2026) https://656carer.com/tips/?taxonomy=stage-carer-section&name=d0081 「數碼歷「耆」服務站 https://www.it2.gov.hk/tc/about/mobile_booth.php 「『友智識』 樂齡IT易學站」介紹 https://www.it2.gov.hk/tc/index.php 圖片來源: Freepik
🟣[舜禹香港] 逾四成的留港長者沒有子女在港 有哪些機構提供留港長者支援?
兒孫移民致長者獨留港 調查顯示憂愁由壯年延續至晚年 近年來,許多長者因為兒孫移民而獨自留在香港,家中變得冷清。即使每天透過電話屏幕問候,也無法替代偶爾擁抱的溫暖。有機構調查顯示,長者的開心指數有明顯變化,反映出他們的憂愁從壯年一直延續到晚年。 逾四成長者無子女在港,社交孤立風險高 根據香港基督教服務處2024年的調查,超過四成的留港長者(43.2%)已經沒有子女在香港,並且超過六成(63.0%)的長者面臨高風險的社交孤立。然而,留港長者的幸福感有所提升,幸福感較高的長者比例從去年的21.9%上升到56.3%。儘管如此,獨居和社交孤立仍然是主要問題,約45.9%的長者獨居,63.0%面臨高風險的社交孤立。此外,有抑鬱傾向的長者比例從去年的69.9%下降到49.6%。 這些數據顯示了長者在社交和心理健康方面的挑戰,同時也反映出一些積極的變化。有什麼措施可以進一步改善長者的生活質量呢? 多管齊下:改善長者社交孤立的有效措施 改善長者社交孤立的情況,建議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參與社區活動:加入長者中心或社區活動,如書法班、舞蹈課、健康講座,或參與義工服務。 🔹利用科技保持聯繫:學習使用智能設備,通過應用程式與家人朋友聯繫,參與線上活動。 🔹促進家庭互動:家人定期見面或聯繫,參加跨代共融活動。 🔹建立鄰里關係:與鄰居互動,參與社區支援計劃。 🔹心理支持與輔導:尋求專業幫助,參加互助小組。 🔹健康生活方式:參與體育活動,培養興趣愛好。 透過以上方法,長者可以逐步擴大社交圈,減少孤立感,提升生活質素和幸福感。 社區資源介紹| 社區好幫手 – 支援留港長者服務計劃<按此了解> https://www.hkcs.org/tc/services/CommunityHelper 本計劃由香港基督教服務處於2023年8月開展,旨在支援有子女移民的留港長者,加強他們與社區的聯繫,第二期的「社區好幫手 – 支援留港長者服務計劃」已經展開,服務期至2025年8月。 服務內容: 包括家訪、服務轉介、求助熱線及定期舉辦聚會,以滿足留港長者的需求,如參加中心活動及情感支持。 查詢電話:6849 8307。 社區資源介紹|長者安居協會一線通千里顧服務<按此了解> https://www.schsa.org.hk/tc/care-on-call-service-introduction/thousand-miles-care 服務內容: 一線通千里顧服務專為長者提供全面的生活狀況監察,包括身心、社交等方面的專屬報告,讓家人能360度了解長者的狀況。 查詢電話:2952 7250 社區資源介紹 | 賽馬會傲齡匯 - 網上虛擬長者中心<按此了解> https://olink.e123.hk/zh-hant/catalogue 「賽馬會傲齡匯」是全港首間網上虛擬長者中心,為中高齡人士及護老者提供多元化的網上互動平台。 鼓勵長者學習數碼科技;為中高齡人士提供課程及講座,享受他們的第二人生。 社區資源介紹 | 自在人生自學計劃<按此了解> https://www.hkmu.edu.hk/lipace/tc/programme-outline/ 自在人生自學計劃提供面授、電台及網上三種學習模式,讓學員可以靈活選擇,並提供多樣的課程以滿足不同需求。 如各位想了解更多上述社區資訊,歡迎聯繫上述機構。如想知道香港最新社福資訊記得緊貼我們「舜禹學堂」或有任何問題需協助,歡迎向我們「舜禹學堂」留言查詢,我們會盡力解答並提供適切的協助。 資料來源: Am730新聞:憂愁由壯年延續至晚年 港長者開心指數明顯轉差 https://www.am730.com.hk/%E6%9C%AC%E5%9C%B0/%E6%86%82%E6%84%81%E7%94%B1%E5%A3%AF%E5%B9%B4%E5%BB%B6%E7%BA%8C%E8%87%B3%E6%99%9A%E5%B9%B4-%E6%B8%AF%E9%95%B7%E8%80%85%E9%96%8B%E5%BF%83%E6%8C%87%E6%95%B8%E6%98%8E%E9%A1%AF%E8%BD%89%E5%B7%AE/510836 社區好幫手 – 支援留港長者服務計劃 https://www.hkcs.org/tc/services/CommunityHelper 長者安居協會一線通千里顧服務 https://www.schsa.org.hk/tc/care-on-call-service-introduction/thousand-miles-care 賽馬會傲齡匯 - 網上虛擬長者中心 https://olink.e123.hk/zh-hant/catalogue 自在人生自學計劃 https://www.hkmu.edu.hk/lipace/tc/programme-outline/ 圖片來源: 星島日報
🟣[舜禹香港] 每10位長者中就有1人患病 及早診斷認知障礙症,抓住治療黃金期!腦退化患者支援服務
警員暖心助腦退化婆婆回家 兩名警員在將軍澳地鐵站附近巡邏其間發現一名90多歲行動不便的婆婆徘徊。警員發現婆婆患有中度腦退化及認知障礙症,無法說出住址。經調查,警員得知婆婆離家後迷路,並成功將她安全送回住所與家人團聚。 香港進入超級老齡化社會:五分之一長者患認知障礙 根據政府統計,2023年香港人口約750萬,其中65歲或以上的長者約157萬,佔總人口的21%。預計到2046年,65歲或以上的長者將增至274萬,佔比達36%。香港中文大學的調查顯示,五分之一的60歲以上長者患有輕度認知障礙,70歲或以上長者中每10人有1人患有認知障礙,85歲以上的患病率更高達三分之一。隨著人口老化,未來20年認知障礙患者數量將超過23萬。大部分患者處於早期階段,尚未被診斷出來。香港已進入「超級老齡化」社會,估計有數萬名長者患有早期腦退化症而不自知。 長者地區中心實踐五大關懷措施 讓腦退化長者生活更安心 長者地區中心可以通過以下方式支援患有腦退化症的長者及其家屬: 🔹 **提供專業護理服務**:設立認知障礙症護理小組,提供個性化護理計劃和日間護理服務,減輕家屬壓力。 🔹**心理和情感支持**:開設支援小組和心理輔導服務,舉辦社交和康樂活動,促進長者社交互動。 🔹**教育和培訓**:為家屬提供認知障礙症知識和護理技巧培訓,幫助他們更有效地照顧長者。 🔹 **社區支援網絡**:建立志願者網絡,提供家訪和日常生活協助,與其他社區服務機構合作。 🔹**技術支持**:推廣使用定位裝置和科技產品,提供技術培訓,幫助家屬追蹤和保護長者。 這些措施可以提升長者及其家屬的生活質量和安全感。 社區資源介紹| 「智友醫社同行」計劃<按此了解> https://www.swd.gov.hk/tc/pubsvc/elderly/cat_careersupp/dcss/index.html 透過「醫社合作」模式,使患有輕度或中度認知障礙症的長者在社區內獲得適切的支援服務,以穩定他們的病情以及減輕他們進出醫院的困擾,並讓照顧者得到相關的支援。 服務內容: 🔹提升認知能力:提供認知訓練活動。 🔹改善身體機能:安排體能鍛煉和健康講座。 🔹護理支援:提供護理、服藥指導和壓力管理訓練。 🔹社交活動:組織社交技巧訓練和護老者支援小組。 服務對象: 🔹年滿60歲或以上的長者。並 🔹經醫院管理局老人科或老人精神科團隊轉介確診患有輕度或中度認知障礙症的病人。或 🔹懷疑出現早期認知障礙症徵狀的長者地區中心會員。 參與方法: 🔹醫院管理局轉介:經老人科或老人精神科確診為輕度或中度認知障礙症的長者。 🔹長者地區中心會員:懷疑出現早期認知障礙症徵狀的會員可向所屬地區中心查詢。 社區資源介紹| 賽馬會「智康健」腦退化檢測及社區支援計劃<按此了解> https://www.jccpa.org.hk/projects/dscs/ 賽馬會「智康健」腦退化檢測及社區支援計劃旨在透過「及早檢測、及早確診、及早介入」的模式,協助有記憶衰退疑慮的人士進行初步篩查及提供適當的進一步跟進工作。計劃目的是減慢腦退化速度,讓患者和照顧者有更多時間計劃生活和照顧安排,同時提升大眾對大腦健康、輕度認知障礙及腦退化症的關注和認識。 計劃日期: 即日起至2026年11月 服務內容: 🔹電子認知篩查:為有需要人士提供初步篩查。 🔹診斷及資助:為符合資格的參加者提供診斷及最長十八個月的診症、藥物費用資助及跟進服務。 🔹早期診斷和支援:為懷疑認知缺損而正在輪候專科診症的人士提供及早診斷和支援服務。 🔹診斷後支援:為一年內發展成輕度認知障礙及早期腦退化症的人士提供及時的診斷後支援服務。 照顧者支援:為照顧者提供輔導支援及社區資源配對。 服務對象: 🔹於社區居住的60歲或以上、懷疑有輕度認知障礙或早期腦退化症人士及其照顧者。 🔹參加者需要能以廣東話溝通,並且沒有嚴重的聽覺及視覺缺損。 參與方法: 🔹查詢電話:可致電2333 2393了解更多資訊。 🔹分區機構:可聯絡各區的賽馬會耆智園或合作機構<按此了解>進行查詢和報名。 https://www.jccpa.org.hk/projects/dscs/ 社區資源介紹|賽馬會耆智園<按此了解> https://www.jccpa.org.hk/ 賽馬會耆智園是香港首間專業的一站式腦退化症照顧服務中心,提供多元化的服務以滿足腦退化症人士的需要。 社區資源介紹|香港認知障礙症協會<按此了解> https://www.hkada.org.hk/abouthkada 香港認知障礙症協會致力於為認知障礙症患者、家屬及照顧者提供專業及多元化的非藥物治療活動及支援服務。協會的服務包括認知功能訓練、心理輔導、社交活動及健康講座,旨在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社會參與度。此外,協會還為專業人士、護老者及社會大眾提供培訓和教育,加強他們對認知障礙症的認識,並關注大腦健康。協會的目標是通過早檢測、早診治和早準備,幫助抵禦大腦退化,並推廣認知友善社區的理念。 如各位想了解更多上述社區資訊,歡迎聯繫上述機構。如想知道香港最新社福資訊記得緊貼我們「舜禹學堂」或有任何問題需協助,歡迎向我們「舜禹學堂」留言查詢,我們會盡力解答並提供適切的協助。 資料來源: 香港01新聞:患腦退化九旬婦疑迷路港鐵站內徘徊 警助回家派定位追蹤器防走失 https://www.hk01.com/article/1077783?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 東網新聞:患早期腦退化萬計 長者不自知 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241006/bkn-20241006034051007-1006_00822_001.html 「智友醫社同行」計劃 https://www.swd.gov.hk/tc/pubsvc/elderly/cat_careersupp/dcss/index.html 賽馬會「智康健」腦退化檢測及社區支援計劃 https://www.jccpa.org.hk/projects/dscs/ 賽馬會耆智園 https://www.jccpa.org.hk/ 香港認知障礙症協會 https://www.hkada.org.hk/abouthkada 圖片來源: Freep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