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資源

🟣[舜禹香港]香港青少年精神健康挑戰 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及綜合青少年服務中心介紹
十五年前的悲劇:母親如何走出失去女兒的陰霾 十五年前的那個中秋翌日,月光依舊皎潔,卻成了我生命中最黑暗的記憶。那天,我的女兒小晴爬出窗外,站上晾衣架,一躍而下。那一幕,像一把鋒利的刀,深深刺入我的心底,至今仍讓我無法釋懷。每當提起她的自殺,我總會陷入一種恍惚的狀態,彷彿那只是一場噩夢,卻又真實得讓人窒息。 我與丈夫育有一雙兒女,小晴自小聰明伶俐,成績優異,性格內斂卻不失溫柔。她與家人關係融洽,是我們心中的驕傲。然而,在她中五那年,一切都變了。她突然拒絕上學,成為了一名隱蔽少年,整整六個月沒有洗澡。老師和同學來探訪,她卻始終不肯見面。直到某一天,她終於開口說要去看醫生,第一句話卻讓醫生震驚不已:「醫生,我想跳樓。」 經過評估,小晴被診斷出患有抑鬱症,開始接受治療。她的情況逐漸好轉,重讀中五,並在中五會考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順利升讀中六。然而,她一直抗拒服用精神科藥物,害怕被貼上標籤,受到歧視,也擔心藥物副作用會影響她的學業表現。 2010年,小晴在家中跳樓自殺,我親眼目睹了整個過程。那一刻,我的世界徹底崩塌。我患上了嚴重的焦慮症,甚至一度想過自殺。每當在街上看到貨車駛過,我總有一股衝動,想跑出去讓車子撞死,甚至差點和兒子一同跳樓。 然而,就在我最絕望的時候,我彷彿聽到了小晴的聲音:「媽咪,如果你自殺,我不會認你!」這句話像一記重錘,將我從深淵中拉回。我開始意識到,我不能就這樣放棄自己。起初,我因過度壓抑而哭不出來,在家中難以向丈夫和兒子訴說自己的傷痛。直到我被介紹到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活出彩虹」小組,那裡聚集了一群自殺身故者的家屬,透過社工的輔導和同路人的分享與支持,我終於找到了走出困境的力量。 香港青少年精神健康亮紅燈:超過一半學生感到不理想 香港家庭福利會發表2023/24學年《香港青少年精神健康調查》,超過一半受訪學生(52.8%)自認精神健康不理想,當中逾14%承認「非常不理想」,較去年增加4.6%。由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進行的同類調查顯示,本港中學生幸福感偏低,多達25.5%感到「中度至非常嚴重程度抑鬱」,最常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沒什麼可期待」、「厭倦生活」等。更令人擔憂的是,2023年香港學童自殺案件達到32宗,比前一年增加了28%。 學童自殺原因揭示:學業壓力與家庭期望成主因 學童自殺的原因:學童自殺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學業壓力**:香港的教育體系競爭激烈,學生面臨繁重的課業和考試壓力,容易感到焦慮和壓力過大。 2. **家庭壓力**:家長對孩子的期望過高,過度關注學業成績,忽視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情感需求。 3. **朋輩壓力**:同儕之間的競爭和比較,可能導致學生感到自卑和孤立,缺乏自信。 4. **社會競爭文化**:整個社會對成功的定義過於狹隘,強調學業和職業成就,忽視了個人的多樣性和幸福感。 5. **心理健康問題**:許多學生可能存在未被診斷的心理健康問題,如抑鬱症和焦慮症,這些問題如果得不到及時的關注和治療,可能會導致自殺行為。 6. **缺乏支持系統**:學生在面臨困難時,可能缺乏有效的支持系統,包括家庭、學校和社會的支持,導致他們感到無助和絕望。 這些因素相互交織,對學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了嚴重影響。解決這一問題需要家庭、學校和社會共同努力,提供更多的心理健康支持和教育,減少不必要的壓力來源。 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和綜合青少年服務中心提供一站式的綜合服務,旨在支援有精神健康問題的個人及其家人,並促進社區的心理健康。 社評:學童精神健康與社會責任的再思考 香港近年來學童自殺率攀升的現象,無疑敲響了社會各界的警鐘。根據相關調查,超過一半的學生認為自己的精神健康不佳,而抑鬱情緒甚至困擾著高達四分之一的中學生。這不僅僅是數字,更是無數家庭和生命背後未曾發出的求助聲音。 這個問題的核心並非單一因素,而是多重壓力的交織。家庭對學業成績的高壓要求、朋輩間的競爭文化、網絡欺凌,以及學童自身情緒管理能力的不足,皆形成了巨大的心理負擔。過度安排的興趣班和父母「為你好」的出發點,有時反而削弱了孩子自我表達和求助的能力。 儘管政府已推出針對青少年精神健康的多項措施,例如校園三層應急機制和精神健康素養資源,但大部分措施僅是應急性,未能從根本解決問題。事實上,許多自殺個案中,孩子生前並無明顯的精神健康紀錄,這意味著在問題爆發前,仍有大量潛伏的隱患未被察覺。 有效的解決之道,應從家庭、學校及社會三個層面入手。首先,家長應正視子女的心理需求,學習正向育兒技巧,而非一味追求成績的高低。其次,老師和社工需放下身段,與學生建立信任,傾聽他們的聲音,讓他們感受到支持和理解。同時,社會需針對青少年精神健康推廣更多支持性教育和資源,協助他們掌握情緒管理與自我紓壓的方法。 作為成年人,我們需要反思:我們是否只在乎孩子是否「飛得高」,卻忽視了他們是否「飛得累」?《年少日記》中那句觸動人心的話語提醒我們,即便無法一一解決孩子的問題,陪伴和理解卻是每位成年人能夠且應該做到的事。畢竟,保護學童精神健康,不僅是為了個人的幸福,更是為了整個社會的希望。 社區資源介紹|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按此了解> https://www.swd.gov.hk/tc/pubsvc/rehab/cat_supportcom/centrebase/iccmw/ 服務對象:15歲或以上的精神復元人士、懷疑有精神健康問題的人士、他們的家人及照顧者,以及有意改善精神健康的居民。 服務內容:包括偶到服務、外展服務、個案輔導、治療及支援小組、社交及康樂活動、日間訓練、外展職業治療服務、朋輩支援服務、臨床心理服務及教育性活動。 申請手續:可自行向中心申請服務,或由醫生、社工、專職醫療人員或政府部門等轉介。服務免費。 社區資源介紹|綜合青少年服務中心<按此了解> https://www.swd.gov.hk/tc/pubsvc/young/cat_young/centerb/integrated4/ 服務對象:6至24歲兒童及青少年及其家庭,特別是面臨情緒困擾或精神健康問題的青少年。 服務內容:提供心理輔導、情緒支援、社交及康樂活動、教育及職業訓練、家庭支援及社區教育活動。 目標:協助青少年及其家庭及早辨識問題,尋求適切的支援,並提升公眾對青少年精神健康的關注。 學校可以採取措施來守護學童的精神健康: 建立支持性環境: 🔷心理健康教育: 在課程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讓學生了解情緒管理、壓力應對和尋求幫助的重要性。 🔷培養同理心和包容性: 鼓勵學生之間的互相支持,建立一個包容和關愛的校園文化,減少孤立和欺凌現象。 提供專業支援: 🔷設立心理輔導服務: 聘請專業的心理輔導員,為有需要的學生提供個別輔導和小組輔導,及早識別和處理心理健康問題。 🔷定期心理健康篩查: 定期進行心理健康篩查,及早發現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並提供適當的支援和轉介服務。 促進家庭和學校合作: 🔷家長教育: 舉辦家長講座和工作坊,提升家長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認識,教導他們如何支持孩子的心理健康。 🔷建立溝通渠道: 建立有效的家校溝通渠道,讓家長和教師能夠及時分享學生的情況,共同制定支援計劃。 如各位想了解更多上述社區資訊,歡迎聯繫上述機構。如想知道香港最新社福資訊記得緊貼我們「舜禹學堂」或有任何問題需協助,歡迎向我們「舜禹學堂」留言查詢,現段我們會盡力解答並提供適切的協助。 資料來源: 信報新聞:愛子自殺 母思念常在 https://www1.hkej.com/dailynews/culture/article/4022165 信報新聞:學童輕生 留意孩子靜下來 https://www1.hkej.com/dailynews/article?id=4022164 綜合青少年服務中心 https://www.swd.gov.hk/tc/pubsvc/young/cat_young/centerb/integrated4/ 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 https://www.swd.gov.hk/tc/pubsvc/rehab/cat_supportcom/centrebase/iccmw/ 圖片來源: Freepik
🟣[舜禹香港] 取消津貼惹爭議 六成學生參加補習班免費補習服務成為救命稻草 香港基層學生免費補習資源介紹
2500元的缺口:低收入家庭的無奈與憤怒 我坐在昏黃的燈光下,手裡攥著那份新聞通知,心情像被壓上一塊巨石,沉重得喘不過氣來。2500元的學生津貼,說多不多,說少卻也不少,尤其對我們這樣的家庭來說,這筆錢是每個月生活裡的一根支柱,如今卻被無情地抽走。我無法不感到憤怒,卻也無法不感到無力。政府的決策,似乎從未考慮過我們這些低收入家庭的掙扎,彷彿我們的聲音根本無足輕重。 我心裡盤算著,這2500元的缺口,會讓我們的生活多麼不同。以前的晚餐,還能勉強湊成三餸,如今恐怕只能縮減到兩餸了吧。想到孩子們成長的日子裡,可能少了那一份營養、一份溫飽,我的心頭湧上一股說不出的無奈與焦慮。這種感覺,就像站在一條無法回頭的路上,明知道前方荊棘滿布,卻只能硬著頭皮走下去。 我的家,是天水圍村屋裡一個小小的空間,擠著我們六口人。四個孩子中,有一個患有自閉症和過度活躍症,他的世界總是比別人更加複雜而混亂。我看著他努力適應這個對他來說過於喧囂的世界,心裡像被一隻無形的手狠狠攥住。他的每一次進步都來得那麼艱難,而我們能給他的支持卻始終有限。每次帶他去治療,我都會在路上默默祈禱,希望他能過得輕鬆一些,希望這個世界能對他溫柔一些。 我的妻子美玲,是這個家的支柱之一,而我則是一名寬頻拉線員,工作雖然辛苦,但時間靈活,讓我能抽空多陪陪孩子們。每天結束了一天的工作,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裡,孩子們的笑容總是第一時間撲進我的眼裡。那是我最珍貴的時刻,也是支撐我繼續努力的動力。即使生活壓得我喘不過氣來,即使未來看似遙遠而模糊,只要看到他們笑得那麼燦爛,我就覺得一切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政府取消學生津貼 高昂補習費用引關注 香港政府在2025/26財政年度縮減教育開支,總預算從790.8億元減至758.34億元,減幅4.1%。 政府取消2,500港元學生津貼的決定引發了廣泛的爭議。許多家長認為這一舉措與鼓勵生育的政策背道而馳,並擔心這將增加家庭的經濟負擔。在論壇上,有中學生指出,取消津貼無異於提高了生育成本,並詢問政府有何措施來鼓勵生育。另一些人則關注高昂的補習費用,質疑在取消津貼後,政府是否能為學生提供其他形式的援助。 六成香港學生參加補習班 小學至中學每小時收費差異大 根據統計,約有六成的香港學生參加補習班,這一比例在中學生中更高,尤其是面臨公開考試的高中生。補習費用因導師的資歷、學生的年級和科目而異,一般來說,小學補習每小時約140至500港元,中學補習每小時約160至550港元。 學校如何支援基層學生?四大措施助你了解! 為了支援基層學生應對高昂的補習費用,學校可以考慮以下幾個措施: 🔷設立校內免費補習班:學校可以利用現有的教職員和資源,為基層學生提供免費的課後補習班。這不僅能減輕學生的經濟負擔,還能確保他們獲得高質量的學習支援。 🔷與非牟利機構合作:學校可以與提供免費補習服務的非牟利機構合作,如陳校長免費補習天地等,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資源和機會。 🔷推動義工補習計劃:學校可以招募大學生或社區義工,為基層學生提供義務補習服務。這不僅能幫助學生提升學業成績,還能促進社區互助精神。 🔷提供線上補習資源:學校可以利用現代科技,提供免費的線上補習課程和資源,讓學生可以在家中學習,減少交通和時間成本。 這些措施可以幫助基層學生獲得更多的學習支持,減輕家庭的經濟壓力,並提升他們的學業成績。 社區資源介紹|陳校長免費補習天地<按此了解> https://hkcnc.org.hk/ 由陳葒校長於2011年創立,這是一家香港註冊的非牟利慈善機構,專門為家境貧困的基層兒童及青少年提供免費補習。他們通過召集義務導師,為學生提供一對一的補習服務,並舉辦各種學生活動以提供更全面的學習支援。 服務範圍包括︰ 一對一補習、學前班、小組學術班、才藝課程 (樂器班、攝影班、美術畫班等)、 課外活動 (戶外參觀、親子工作坊、英語夏令營等) 申請資格︰ 取綜援或獲批書簿津貼全額(全津)小一至中六學生 注重事項: 為了保障師生雙方,補習不能在學生或義師家中進行。補習地點是要安全、容許補習、有第三者在場的公眾場所,一般是在師生住所附近的快餐店、咖啡店、食堂等。若師生有需要及皆願意,我們亦容許網上補習。請在電子報名表格內告訴可去的補習地區。 社區資源介紹|Ai 問功課 🔷HomeworkGuide<按此了解> https://poe.com/HomeworkGuide HomeworkGuide 允許用戶以文字、口述或圖片形式上載問題,AI會耐心解答各學科的功課疑難,適合各級學生使用。 🔷EDU A.I. <按此了解> https://www.eduai.org/ai-ask-homework-chatbot EDU A.I. 免費問功課AI程式 提供中小學全科的免費AI問答服務,幫助學生解決功課問題,並教導相關概念和解題技巧。 如各位想了解更多上述社區資訊,歡迎聯繫上述機構。如想知道香港最新社福資訊記得緊貼我們「舜禹學堂」或有任何問題需協助,歡迎向我們「舜禹學堂」留言查詢,現段我們會盡力解答並提供適切的協助。 資料來源: on.cc東網新聞:中學生追問削學生津貼有何措施鼓勵生育 政府:有多項措施 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250312/bkn-20250312194713954-0312_00822_001.html 信報新聞:四子之父炮轟政府取消學生津貼 張致恆憂每餐三餸變兩餸https://www1.hkej.com/dailynews/article?id=4019304 陳校長免費補習天地 https://hkcnc.org.hk/ HomeworkGuide https://poe.com/HomeworkGuide EDU A.I. https://www.eduai.org/ai-ask-homework-chatbot 圖片來源: Freepik
🟣[舜禹香港] 家長必讀指南:流感高峰期來臨疫苗接種刻不容緩
兒童感染攀升:流感與肺炎鏈球菌威脅加劇 香港目前進入了流感高峰期,流感樣本和住院人數已超過基準線水平。去年流感季節有35名兒童因感染住院,其中6人死亡。今年首宗流感嚴重個案,一名未接種疫苗的4歲男童因感染流感和肺炎鏈球菌,已被送入瑪麗醫院的兒童深切治療部。衞生防護中心報告稱,一名未接種疫苗的4歲男童嚴重感染了甲型流感和侵入性肺炎球菌。衞生署指出,本地季節性流感的活躍程度進一步上升,隨着天氣變冷,預計流感活躍程度會繼續上升,並可能在未來一至兩周內超越基線水平。歐洲、北美洲和亞洲部分地區,包括中國內地、日本和韓國等地的流感活躍程度也顯著上升。衞生署提醒計劃在農曆新年假期出行的市民盡早接種流感疫苗,並在出行前留意目的地的流感情況,做好個人防護措施。 家長必讀:兒童流感疫苗接種全攻略 建議家長採取以下措施,幫助兒童順利接種流感疫苗: 🔹提前預約:利用政府提供的網上預約系統,提前為孩子預約接種流感疫苗的時間和地點。 🔹準備所需文件:確保攜帶所有必要的文件,如香港身份證、出生證明書等,以便順利完成接種手續。 🔹選擇合適的疫苗:根據孩子的健康狀況和醫生建議,選擇適合的流感疫苗類型(如注射式滅活疫苗或噴鼻式減活疫苗)。 🔹了解接種地點:熟悉可以接種流感疫苗的地點,如學校外展計劃、家庭醫生診所、母嬰健康院等。 🔹教育孩子:向孩子解釋接種疫苗的重要性,減少他們的恐懼和焦慮。 🔹觀察接種後反應:接種後密切觀察孩子的身體反應,如有異常情況,及時就醫。 🔹保持良好衛生習慣:教導孩子勤洗手,避免觸摸臉部,並在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掩蓋口鼻。 🔹避免接觸病患:在流感高峰期,盡量避免帶孩子到人多擁擠的地方,減少感染風險。
🟣[舜禹香港] 政府對貧窮家庭的支援政策有哪些?香港清貧學生支援一文看清
支援家長地區機構: 家長如有需要找尋服務資源或協助,可主動聯絡居住地區的綜合青少年服務中心<按此了解>、綜合家庭服務中心<按此了解>。 綜合青少年服務中心 https://www.swd.gov.hk/tc/pubsvc/young/cat_young/centerb/integrated4/ 綜合家庭服務中心 https://www.swd.gov.hk/tc/pubsvc/family/cat_family/ifs/ 李太獨自撫養兩個年幼的孩子 收入僅足以支付房租和日常開支 李太是一位單親媽媽,獨自撫養兩個年幼的孩子。李太太每天都在為基本的生活開銷而苦苦掙扎,她的收入僅足以支付房租和日常開支。孩子們的學習資源有限,沒有足夠的課外活動和補習機會來提升他們的學習成績。李太太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她的孩子能夠接受良好的教育,擁有更好的未來。 香港的貧窮兒童人口 創近十年的新高 根據扶貧委員會2021年公佈的《2020年香港貧窮情況報告》,香港的貧窮兒童人口達到274,900人,兒童貧窮率高達27.0%,創下近十年的新高。每四名兒童中就有一名生活在貧窮情況中。儘管已有政策介入,但貧窮人口及比率仍然持續高企。 約八成的家長因經濟困難無法負擔暑假活動的開支 一項針對基層學童的調查顯示,約83%的家長因經濟困難無法負擔暑假活動的開支。 在兒童及青少年就學階段,學校在校內常規教學及課後支援扮演了重要角色。而每年七至八月份的暑假或其他學校長假期(例如: 聖誕節、農曆新年、復活節等),除了有學校或會個別安排學習活動外,兒童及青少年主要倚重校外學習活動(例如:游泳、舞蹈、健體、球類活動、棋藝、郊遊、戶外活動等),包括:私人市場或由政府資助的青少年中心提供相關活動。對於清貧家庭兒童而言,由於在市場中參與各項活動收費昂貴。 促進基層兒童全面發展:學校與社區攜手推動免費課外活動 課外活動在孩子的成長中扮演重要角色,有助於提升社交技能、培養興趣才能,增強自信心和自我管理。因此,學校和社區應共同推動課外活動措施。 建議學校方面,鼓勵學校開放設施,在課後提供免費活動場地,如體育場、音樂室和科學實驗室,能增強學生歸屬感並激發興趣探索。另一方面,與志願團體合作提供免費興趣班,也能為學生帶來不同學習經驗。 另外,在社區層面,社區中心及綜合青少年服務中心應提供免費或優惠活動,設計多元化以滿足不同年齡層需求。此外,善用圖書館、體育館等公共設施,定期舉辦閱讀分享會、體育賽事等,提高資源利用率同時促進全面發展。 總之,學校和社區應攜手,通過開放設施、跨界合作及善用公共資源等措施,為基層兒童創造更多參與課外活動的機會,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 社區資源介紹 | 中、小學生資助計劃<按此了解> https://www.wfsfaa.gov.hk/tc/sfo/primarysecondary/tt/procedures.php 中、小學生資助計劃由在職家庭及學生資助事務處提供,旨在支持有經濟需要的學生,主要包括「學校書簿津貼計劃」、「學生車船津貼計劃」及「上網費津貼計劃」。 學校書簿津貼計劃 : 為經濟需要的學生提供書簿費用及雜項開支的津貼,適用於本地官立學校及資助學校的小一至中六學生。 學生車船津貼計劃 : 此計劃支援有經濟困難的學生使用公共交通,減輕其交通開支的負擔。 申請方法及資格: 申請需透過電子表格或紙本方式,具體資格依賴家庭收入和經濟狀況。 學生資助處查詢:2519 3857 社區資源介紹 | 午膳津貼<按此了解> https://www.edb.gov.hk/tc/public-admin/public-forms/about-public-forms/3_20220613025944.html 自2014/15學年起,政府推出的『在校免費午膳』計劃旨在為低收入家庭的小學生提供免費午膳,幫助他們獲得均衡膳食。 申請資格: 合資格的學生必須來自低收入家庭,但不包括領取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的學生,旨在減輕家庭經濟壓力。 撥款安排: 教育局將直接撥款至學校,學校會為合資格的學生繳付午膳費用,以確保資金流向以及膳食供應。 社區資源介紹 |職家庭津貼(職津)計劃<按此了解> https://www.wfsfaa.gov.hk/tc/wfao/wfas/eligibility.php 庭津貼(職津)計劃旨在支持低收入家庭,鼓勵自力更生,並減輕跨代貧窮問題。合資格住戶必須在工時、入息和資產限額方面滿足特定條件。 申請人如有疑問,可致電在職家庭津貼計劃熱線 2558 3000 查詢。 如各位想了解更多上述社區資訊,歡迎聯繫上述機構。如想知道香港最新社福資訊記得緊貼我們「舜禹學堂」或有任何問題需協助,歡迎向我們「舜禹學堂」留言查詢,我們會盡力解答並提供適切的協助。 資料來源: 新聞貧窮兒童參與暑期活動情況調查報告 https://soco.org.hk/%E3%80%8A%E8%B2%A7%E7%AA%AE%E5%85%92%E7%AB%A5%E5%8F%83%E8%88%87%E6%9A%91%E6%9C%9F%E6%B4%BB%E5%8B%95%E6%83%85%E6%B3%81%E8%AA%BF%E6%9F%A5%E5%A0%B1%E5%91%8A%E3%80%8B/ 中、小學生資助計劃 https://www.wfsfaa.gov.hk/tc/sfo/primarysecondary/tt/procedures.php 午膳津貼 https://www.edb.gov.hk/tc/public-admin/public-forms/about-public-forms/3_20220613025944.html 在職家庭津貼 https://www.wfsfaa.gov.hk/tc/wfao/wfas/eligibility.php 圖片來源: Freepik Photo-ac
🟣[舜禹香港]「童」看未來:香港學童視力危機與預防對策 不同機構提供學童視力檢查服務介紹
支援家長地區機構: 家長如有需要找尋服務資源或協助,可主動聯絡居住地區的綜合青少年服務中心<按此了解>、綜合家庭服務中心<按此了解>。 綜合青少年服務中心 https://www.swd.gov.hk/tc/pubsvc/young/cat_young/centerb/integrated4/ 綜合家庭服務中心 https://www.swd.gov.hk/tc/pubsvc/family/cat_family/ifs/ 張太懷疑年幼兒子 有近視問題 張太是一位關心孩子健康的母親。她發現她年幼的兒子小明最近看東西時總是眯著眼睛,經常抱怨看不清楚。張太決定帶小明去做視力檢查,結果發現小明已經有了輕度近視。這讓張太非常擔心,因為她知道近視問題在香港學童中非常普遍。 香港學童的近視率在疫情期間顯著上升 根據最新的調查數據,香港學童的近視率在疫情期間顯著上升。調查顯示,小三學生的近視率約為28%,小六學生約為50%,而中三學生則高達66%。這些數據顯示,近視問題在香港學童中非常普遍,且隨著年齡的增長,近視率也在不斷上升。 近視問題的原因與預防措施 造成香港學童近視問題的原因有很多。首先,學童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如手機、平板電腦和電腦,這些設備的藍光會對眼睛造成傷害。其次,學童的戶外活動時間減少,缺乏自然光的照射,這也是近視問題的一個重要原因。此外,學校和家長對學童的視力健康重視不夠,沒有及時發現和處理近視問題。為了預防和控制學童的近視問題,家長和學校可以採取以下措施。首先,限制學童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特別是在晚上,應避免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其次,鼓勵學童多參加戶外活動,增加自然光的照射時間。第三,定期帶學童進行視力檢查,及早發現和處理近視問題。最後,家長和學校應加強對學童視力健康的重視,提供相關的健康教育和輔導。 香港學童視力檢查服務機構介紹 在香港,有幾個機構為學童提供視力檢查服務: 社區資源介紹 | 衞生署學生健康服務 https://www.studenthealth.gov.hk/cindex.html 衞生署學生健康服務:衞生署學生健康服務為合資格中小學生提供免費周年健康檢查服務,其中包括身體檢查,與生長、營養、視力、聽覺、脊柱側彎、心理健康及行為等方面的檢查,以及個別健康輔導、健康教育和疫苗注射。如發現學童出現健康問題,會轉介他們至學生健康服務轄下的健康評估中心、醫院管理局轄下專科診所或其他合適機構接受進一步評估或治療。二零二四/二五學年的周年健康檢查服務現已接受報名,報名表格已經透過學校派發給家長/監護人/學生。尚未登記服務的家長/監護人/學生應從速透過學校報名。 衞生署服務預約系統<按此了解> https://www.clinical.dh.gov.hk/OnlineBookingWeb/?lng=zh-hk#/login 社區資源介紹 | 衞生署家庭健康服務學前兒童視力普查<按此了解> https://www.fhs.gov.hk/tc_chi/health_info/child/14812.html 四歲及以上的孩子,可接受「學前兒童視力普查」。衞生署家庭健康服務為四至五歲的學前兒童提供由註冊視光師/視覺矯正師進行的「學前兒童視力普查」服務。如孩子已在母嬰健康院登記, 家長可在孩子足四歲後,聯絡所屬母嬰健康院或透過本服務網頁之兒童健康服務網上預約系統,依照<兒童健康服務網上預約系統-使用須知>的指示為你的孩子預約、更改、取消或翻查預約的日期。若孩子從未在母嬰健康院登記,家長須先為孩子登記,你可登入衞生署家庭健康服務網頁<www.fhs.gov.hk>,或致電24小時資訊熱線2112 9900,參考登記方法。 衞生署服務預約系統<按此了解> https://www.clinical.dh.gov.hk/OnlineBookingWeb/?lng=zh-hk#/login 社區資源介紹 |綜援眼鏡津貼<按此了解> https://www.swd.gov.hk/storage/asset/section/179/tc/CSSAG102023(Chi).pdf 需要眼鏡的綜援兒童,通常可獲發不超過600元的補助,(通常在24個月內,只獲發用以支付一副眼鏡費用的津貼)。如果綜援家庭有需要,可以向所屬的社會保障辦事處提出申請。申請者需要先自行支付眼鏡費用,然後將發票提交給社會福利署以獲得津貼。 各區社會保障辦事處聯絡名單<按此了解> https://www.swd.gov.hk/storage/asset/section/246/tc/SSFUtc_20230220.pdf 注意﹕如發現孩子的眼睛有異常情況,請盡快到家庭或眼科醫生求診,不應等待視力普查預約。 如各位想了解更多上述社區資訊,歡迎聯繫上述機構。如想知道香港最新社福資訊記得緊貼我們「舜禹學堂」或有任何問題需協助,歡迎向我們「舜禹學堂」留言查詢,我們會盡力解答並提供適切的協助。 資料來源: 政府新聞:周年檢查顯示學生超重情況持續 https://www.news.gov.hk/chi/2024/01/20240103/20240103_120050_396.html 各區社會保障辦事處聯絡名單 https://www.swd.gov.hk/storage/asset/section/246/tc/SSFUtc_20230220.pdf 衞生署家庭健康服務學前兒童視力普查 https://www.fhs.gov.hk/tc_chi/health_info/child/14812.html 綜援眼鏡津貼 https://www.swd.gov.hk/storage/asset/section/179/tc/CSSAG102023(Chi).pdf 衞生署學生健康服務 https://www.studenthealth.gov.hk/cindex.html 圖片來源: Freepik
🟣 [舜禹香港] 一文睇清$2500學生津貼申請指南
學生津貼為李氏夫婦帶來了一絲寬慰 李太和李生夫婦面對著教育開支的壓力。他們的孩子即將進入新學年,書本、校服和其他學習用品的費用讓他們感到頭痛。幸運的是,他們從學校得知了政府的學生津貼計劃。這項計劃每年為每位學生提供2,500元的資助,旨在幫助家庭減輕教育負擔。李太迅速行動,通過學校提交了申請表,並在截止日期前成功獲得了津貼,為家庭帶來了一絲寬慰。 香港家長在子女教育開支全球領先 在香港,家長對子女的教育投資極為重視,不僅限於基本教育體制,還包括各類補充學習班,以提高孩子的學業成績和競爭力。這種教育模式旨在培養孩子的興趣和全面發展,但也帶來了相當高的經濟壓力。根據最新的數據,從學前教育到小學階段的教育開支已經高達約30萬港元。這顯示了香港家長對教育的高度承諾,以及他們對孩子未來成功的期望。香港的家長在子女教育上的平均花費高達103萬港元,成為全球最高的地區之一。 社區資源介紹 |學生津貼 由2020/21學年起,政府為中學日校、小學和幼稚園學生每學年提供2,500元的學生津貼,以減輕家長在教育開支的負擔。這項學生津貼不設資產審查,所有於申請日在香港的中學日校、小學、特殊學校和幼稚園就讀的學生均可獲得津貼,包括私校、英基學校協會及國際學校學生。 學生津貼|領取資格 1.不設資產審查 2.全港中學日校、小學、特殊學校和幼稚園就讀的學生皆可獲得有關津貼 *即包括私校、英基學校協會及國際學校學生 以下情況特殊學生符合資格: 🔹在2024/25學年的9月1日年滿2歲8個月並因有特殊需要而入讀由社署資助的特殊幼兒中心的兒童 🔹就讀由教育局資助的全日制啟動課程的新來港兒童 🔹就讀職訓局為中三離校生而設的全日制課程的學生 然而,有4類學生不獲資助,包括: 🔹夜校學生 🔹自修生 🔹持學生簽證來港就學 🔹持有入境事務處發出「擔保書」(俗稱行街紙)的學生 學生津貼申請方法|紙本申請 教育局會透過學校派發學生津貼紙本申請表格。紙本申請表格分為表格A和表格B。表格A屬空白表格(本學年取錄的新生或轉讀他校學生適用),可透過以下連結自行下載;而表格B已預印學生及申請人的基本資料(在上學年成功申請學生津貼的原校就讀的學生適用),由學校派發。 紙本申請表格於2024年10月9日起透過學生就讀的學校開始派發,填妥的紙本申請表格必須透過學生就讀的學校遞交。學校須於每份填妥的紙本申請表格蓋上學校印鑑,以確認該學生為其學生。家長應透過學校將已填妥及簽署的紙本申請表格送交教育局學生特別支援組觀塘辦事處。 表格A PDF(本學年取錄的新生或轉讀他校學生適用) https://www.edb.gov.hk/attachment/tc/student-parents/support-subsidies/student-grant/Form%20A-2024.pdf 填表教學: https://www.edb.gov.hk/attachment/tc/student-parents/support-subsidies/student-grant/Student%20Grant_Video_Chi_2023.mp4 學生津貼 | 截止日期: 2024/25學年學生津貼申請的截止日期為2024年11月13日。 學生津貼 | 津貼金額: 每名合資格學生可獲一筆過$2,500。 學生津貼 | 銀行戶口資料: 申請人請在申請表格提供完整的銀行戶口資料。申請人姓名必須與銀行紀錄的帳戶持有人名稱相同。如果申請人未能提供完整銀行戶口資料,將會引致教育局無法完成銀行轉帳。銀行戶口號碼必須包括銀行編號。申請人可參閱銀行月結單/存摺,查找戶口的銀行編號。 由於家長一般擁有本地銀行戶口,我們會透過銀行轉帳向家長發放津貼。 學生津貼 | 查詢: 如有查詢,請與教育局學生特別支援組觀塘辦事處聯絡(電郵:stgenquiry@edb.gov.hk;熱線:3850 2000;地址:九龍觀塘觀塘道410號觀點中心10樓1001-3室)。請提供學生姓名、學校名稱、家長姓名和聯絡電話,以方便跟進。 如各位想了解更多上述社區資訊,歡迎聯繫上述機構。如想知道香港最新社福資訊記得緊貼我們「舜禹學堂」或有任何問題需協助,歡迎向我們「舜禹學堂」留言查詢,我們會盡力解答並提供適切的協助。 資料來源: 政府新聞網本學年學生津貼安排公布 https://www.news.gov.hk/chi/2024/08/20240830/20240830_163338_363.html 學生津貼 https://www.edb.gov.hk/tc/student-parents/support-subsidies/student-grant/index.html 圖片來源: freep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