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資源

[舜禹台灣] 解決無人照護的困境——住院整合照護服務計畫
住院無人照護困境 台灣的居民在住院期間可能面臨無人照護的困境,特別是對於經濟狀況較差、獨居且無子女的老人來說。這些患者無法負擔看護費用,使得在住院期間無法得到適當的照顧,這也可能會產生一系列與隱憂的問題。據新聞報導“40家醫院試辦開辦!養老無帶看護,解決居住困境,滿意度9成5,這篇新聞描述了台灣養老無人照護的困境及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台灣推出了“住院整合照護服務計畫”。 獨老住院的悲情 讓我們以一位老人的故事來說明養老無人照護的困境。這位老人經濟狀況不好,生活獨居且無子女。某天,他身患疾病需要養老,然而在醫院裡卻沒有人能夠照顧他,同時他也無力負擔看護費用。在這困境中,他遇到了一位“舜禹學堂”的社工”。這位社工向他介紹了“住院整合照護服務計劃”,希望能夠幫助解決他的照顧問題。 多間醫院參與試辦計畫! 住院整合照護服務計劃介紹 衛福部推動「住院整合照護試辦計畫」上路。目前核定包括6家醫學中心、16家區域醫院、18家地區醫院等,全台共40家醫院,提供2,847床,病患住院時可不用自帶看護人員。 由通過專業訓練的照服員為病人進行基礎照護,包含身體清潔、進食、上下床、翻身拍背等,自付差額從0元到1,050元不等,讓住院家庭大大減輕負擔。入住這幾間醫院的民眾也可自行選擇是否使用此服務。 (住院整合照護試辦計畫核定試辦醫院 :https://reurl.cc/kXeQWn) 一、什麼是住院整合照護服務: 指病人住院期間,由醫院依病房特性及病人及定嚴重程度之照護需求,安排適當護理及照護輔佐人員共同照護,家屬可以不用全時在醫院陪病照護或另外請自聘看護,病人也能獲得連續性及完整性的照護。 二、住院整合照護服務內容: 提供病人住院期間伴隨之必要照護服務,如身體清潔與舒適照護、排泄照護、膳食、活動及安全維護等。 三、要如何加入: 住院整合照護試辦病床由醫院規劃,可直接洽詢醫院,如經醫院評估疾病照護狀況是核接受服務,將由醫院主動說明並取得民眾同意後加入。 四、住院整合照護辦理方式: (一)醫院依病房特性及病人疾病嚴重程度,安排適當照護輔佐人力,以病房團隊人員照護工作分級分工提供住院照護,使民眾於住院期間,醫院能讓家屬可以不用全時在醫院照顧病人(或自聘看護),且病人也能獲得連續性及完整性的照護。 (二)提供家屬選擇權,可不參與條件: 1、家屬自行照顧。 2、家中原聘請之外籍看護工連續照顧。 3、自我照顧獨立之病人(日常生活活動ADL滿分者)。 4、病人特殊狀況,需要1對1照顧服務。 五、負擔費用: 採健保給付與民眾分攤機制,醫院會向民眾收取護輔佐服務費用,收費方式依各家試辦醫院標準為主。 更多全民健康保險住院整合照護服務試辦計畫的Q&A,可參閱: https://reurl.cc/kXeQWn 「住院整合照護服務計劃」對於台灣住院無人照護的問題是一個重要的解決方案。利用此計劃,無法負擔看護費用的住院患者即可得到適當的照顧與支持,隨著台灣推進這一計畫,希望更多的患者能夠從這項深思熟慮且重要的計劃中受益,確保沒有人在需要醫療時感到孤獨或得不到支持。希望在未來,類似的體現計劃能夠進一步擴大規模,為更多需要的人提供幫助與支持。 資料來源: 衛生福利部醫事司 https://dep.mohw.gov.tw/DOMA/cp-2713-46865-106.html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 https://reurl.cc/kXeQWn
[舜禹台灣] 免除扶養,讓被遺棄的長者有尊嚴的生活
被遺棄的長者,需要社會的關懷和支持 你是否曾經看過這樣的新聞:一位孤苦老人,因為經濟困難,生活陷入困境,卻沒有子女願意照顧他,甚至還要向他索取金錢,讓他過著有一餐沒一餐的生活?這種情況,在台灣並不少見。根據內政部統計有超過2萬名65歲以上的長者,因為子女不履行扶養義務,而申請免除扶養。這些長者,不僅要面對身體和心理的衰老,還要承受親情的缺失和社會的冷漠。他們需要的,不只是物質上的幫助,更是尊嚴和自主的保障。而這些,都可以通過”免除扶養”的服務來實現。 一位老人的故事,見證了”免除扶養”的力量 林伯伯是一位75歲的老人,他住在台北市一個鐵皮屋裡,三餐不繼,還罹患了癌症。他有兩個兒子,但都不願意回家照顧他,也不提供任何經濟支持。林先生每個月只能靠政府發放的老人年金過活,但這些錢遠遠不夠他支付醫療費用和基本生活開支。其中一位兒子更是厚顏無恥地返家跟林伯伯索取金錢,說是要還債。林伯伯感到痛心,但又因為是自己的血親,只能痛苦地忍受。林伯伯不知道該怎麼辦,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舜禹學堂的社工。 舜禹學堂是一個專門提供各類型的社會福利資訊的社福機構,他們的社工定期到訪各地區的老人居所,提供關懷、諮詢和轉介等服務。當社工發現林伯伯的困境時,他們向他介紹了”免除扶養”的服務。這是一項根據台灣法律規定的法律措施,可以讓長者在符合一定條件下,減輕或免除對子女的扶養義務。這樣做的好處有以下幾點: - 可以讓長者享受更多政府或社會福利,例如低收入戶補助、中低收入戶補助、 身心障礙補助、長期照護等。 - 可以讓長者減少與子女的糾紛和衝突,避免受到精神或物質上的傷害。 - 可以讓長者保有自己的財產權利,不用擔心被子女侵佔或搶奪。 - 可以讓長者有更多的自主權和選擇權,可以決定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安養方式。 林伯伯聽了社工的介紹,心中有些動搖,但又有些不捨。他說:”他們雖然不是好兒子,但畢竟是我養大的。我怎麼能跟他們斷絕關係呢?我怎麼能放棄我作為父親的身份呢?”社工耐心地聽了林先生的心聲,並且安慰他說:”林伯伯,我們理解您的心情,您是一位很有愛心和責任感的父親。但您也要想想自己的處境,您現在需要的是更多的關懷和幫助,而不是更多的傷害和壓力。您申請免除扶養並不代表您放棄了您作為父親的身份,而是代表您保護了自己作為人的尊嚴。您也不用擔心您會孤單或無助,我們舜禹學堂會一直陪伴您,為您提供各種服務和活動,讓您感受到溫暖和歡樂。” 社工與林伯伯討論後,幫助他申請了”免除扶養”的服務。在社工的協助下,林伯伯成功地獲得了法院的判決,免除了對兩個兒子的扶養義務。從此,林伯伯有了新的身分 - 低收入戶,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他不再受到兒子的騷擾和勒索,也不再為了錢而煩惱。他可以享受政府和社會的各種補助和福利,包括醫療、食物、住宿、交通等。他還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安養方式,例如入住老人之家或與其他長者共同居住。他感到自己的尊嚴和自主權得到了保障,也感到社會對他的關懷和支持。 如何申請免除扶養,讓長者能享有社會福利 免除扶養是指在一定的情況下,負有扶養義務的子女可以向法院請求減輕或免除對父母的扶養義務。 一、扶養的義務對象: 1、直系血親相互間,例如父母與子女、祖父母與孫子女等。 2、夫妻之一方與他方之父母同居者,其相互間。 3、兄弟姊妹相互間。 4、家長家屬相互間,家屬是指以永久共同生活為目的而同居一家的人,不一定要有親屬關係。 5、夫妻相互間。 二、如何減輕或免除扶養: 負有扶養義務的子女可以在以下情形下,向法院請求減輕或免除對父母的扶養義務。 1、父母對子女、其配偶或直系血親故意為虐待、重大侮辱或其他身體、精神上之不法侵害行為。 2、父母對子女無正當理由未盡扶養義務,例如自離婚後即未善盡扶養義務、對子女之生活不加聞問、亦未給付扶養費等。 三、申請方式: 負有扶養義務的子女須提出「免除扶養義務聲請狀」遞送至法院。聲請狀中應敘明請求減輕或免除扶養義務之事由,並提供相關證據,例如父母未盡扶養義務的證明文件、親友證人出庭作證等。 四、申請流程: 申請免除扶養義務屬於家事事件,依家事事件法規定,首先會進行調解。如果雙方於調解時已有共識(父母同意免除子女的扶養義務),則雙方可以合意請求法院裁定,取得裁定書後,即確定免除扶養義務。如果調解不成,則移由法官開庭審理,並根據各方所提出的證據及情況,裁定是否減輕或免除扶養義務。 五、諮詢窗口及聯絡資訊: 如果您有任何關於免除扶養義務的問題或需要,您可以透過以下方式尋求協助。 1、至全國各地方法院家事服務中心詢問窗口,索取相關資料或諮詢法律程序。 2、至全國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或撥打法律服務專線(412-8518),申請法律服務及免費律師,協助您進行後續免除扶養法律服務。 利用法律保護自己,免受子女的虐待和剝削 在台灣社會中,有一種錯誤的觀念,認為父母有義務無條件地供養子女,而子女則可以隨意地索取父母的金錢和財產。這種觀念不僅違反了人性和道德,也嚴重侵害了父母作為人的尊嚴和權利。幸好,我們有法律可以保護自己。根據台灣法律規定,免除扶養義務是一項有利於被遺棄的長者的法律措施,它可以讓長者減少與子女的糾紛,享受更多的社會福利,保有自己的財產權利,並有更多的生活選擇。如果您或您身邊的長者正面臨著子女不履行扶養義務的困境,請不要猶豫,趕快向法院申請免除扶養義務,讓自己能夠重獲尊嚴和自主。
[舜禹台灣] 防走失個人衛星定位器,讓失智長者與家屬安心
失智症長者走失的危機與困境 你是否聽過這樣的新聞?一位失智症的老婆婆,從台中搭火車到台北,卻忘記了自己的名字和住址,幸好遇到一位熱心的警察,幫她找到了家人,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目前有約28萬名失智症長者,預估到2026年將超過40萬人,每10分鐘就有一人罹患失智症。失智症長者走失的風險非常高,不僅會危及自身的安全,也會給家屬帶來極大的壓力和焦慮。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台灣推出了一項創新的服務:防走失個人衛星定位器。 「爸爸,你又去哪裡了?」 - 女兒尋找失智父親的心酸 林小姐是一位上班族,她的父親林先生已經退休多年,罹患了輕度失智症。林先生喜歡出門散步,但常常忘記回家的路,有時候甚至會跑到陌生的地方。林小姐每天都要上班和照顧父親,兩頭燒,常常晚上哭著沿路去尋找父親,整日提心吊膽。她試過用手機定位、貼上姓名和電話的貼紙、給父親戴上手鍊等方法,但都不太有效。她和父親也因此常常發生爭執,不管是失智長者或家屬都感到痛苦和困擾。在一次偶然的機會,她遇到了舜禹學堂的社工王先生,王先生向她介紹了防走失個人衛星定位器的服務。 「我知道你在哪裡」 - 防走失個人衛星定位器服務介紹 防走失個人衛星定位器是一種可以隨身攜帶的小型裝置,它可以利用GPS技術定位使用者的位置,並透過手機APP或電腦網站讓家屬隨時查看。這項服務主要針對有走失風險的失智症長者或其他特殊族群,例如自閉症兒童、智能障礙者等。 一、補助對象: 年滿65歲,具備身心障礙手冊(新制第一類或舊制失智症),有獨立外出之行動能力,且有走失之虞者,經各地長期照顧管理中心(或輔具中心)人員訪視評估後,確實有需要者。 二、申辦地點: 各縣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輔具資源中心或鄉鎮市公所。 三、申請流程: 1、填寫申請表,到長期照顧管理中心(或輔具資源中心)提出申請。 2、申請書會於各地鄉鎮市公所進行審核,發給核准公文(核定補助金額)。 3、帶著公文找尋廠商,購買GPS定位器,再進行補助申請。 四、補助金額: 1、低收入戶最高補助金額10,000元。 2、中低收入戶最高補助7,500元。 3、一般戶最高補助5,000元。 2年可申請一次補助 五、個人衛星定位器功能: 1、提供防走失個人衛星定位器一台,可選擇不同的款式和顏色,例如手錶、項鍊、胸針等。 2、提供手機APP或電腦網站的使用教學和技術支援,讓家屬可以隨時查看使用者的位置、歷史軌跡、電量等資訊。 3、提供24小時的緊急求助服務,如果發生走失或其他危急情況,可以按下定位器上的SOS鍵,即可聯繫專業團隊,協助處理。 「你不孤單」 失智症是一種無法根治的疾病,但不代表我們無法幫助失智症長者及其家屬。防走失個人衛星定位器是一種利用科技創新,提供有效且貼心的服務。它不僅可以幫助家屬找回走失的長者,更可以幫助他們找回信任、安全、自由、快樂等重要的價值。 資料來源: Yahoo新聞 https://reurl.cc/ZWLYgV 身心障礙者輔具費用補助辦法 https://reurl.cc/8jxr1j
[舜禹台灣] 我帶你回家!失智老人的尋親之旅
你是否曾經在街上看到一位老人,神情茫然,不知道自己在哪裡?你是否曾經聽說過一位老人,因為失智而走失,讓家屬焦急萬分?你是否曾經想過,如果有一天你或你的親友也成為失智者,該怎麼辦? 這些問題並不是遙不可及的假設,而是台灣現今面臨的嚴峻現實。隨著人口老化,失智人口逐年增加,依據衛生福利部統計推估2022年我國失智者人口將超過30萬人,其中65歲以上長者占9成6,罹病者有年輕化的現象。而根據內政部統計資料估算,台灣65歲以上老人患有輕微認知障礙占18.01%,失智症占7.64%;也就是說65歲以上的老人約每13人即有1位失智者;失能人口高達85.5萬,2025年更將突破百萬。 林阿嬤是一位75歲的失智老人,住在台中市南區。她有兩個兒子,都已經成家立業,平時很少回家看她。林阿嬤的丈夫在十年前因為心臟病去世,她就一個人住在老舊的公寓裡。她雖然有退休金,但是生活費不多,只能靠政府的長照補助和社區志工的關懷度日。 林阿嬤的失智症是在三年前被診斷出來的,當時她常常忘記自己的名字、住址和家人的臉。她也常常走出家門,到處亂逛,有時候會迷路,有時候會被不良份子欺負。有一天,林阿嬤又想起了她已故的丈夫,她想去拜拜他。她穿上了她最漂亮的衣服,拿了一束花和一些香火錢,就出門了。她沒有告訴任何人她要去哪裡,也沒有帶手機和錢包。她只記得她丈夫的墓地在市郊的一個山坡上,就搭了一輛計程車過去。到了山坡上,林阿嬤下了車,付了司機所有身上的錢。司機看到她神情茫然,問她要不要等他一下,他可以送她回家。林阿嬤卻說不用了,她要去找她丈夫。司機覺得不對勁,就打算跟著她看看。沒想到林阿嬤走進了墓園裡,就不見了蹤影。 失智症不僅影響個人的記憶、語言、判斷和行為等認知功能,也威脅個人的安全和生活品質。其中最常見且最令人憂心的問題就是走失。根據警政署統計資料,所有走失老人中,患有失智症者占4成,可說是老人走失的好發族群。而根據社團法人台灣失智症協會的調查,每位失智者平均每年走失1.7次,每次走失平均花費3.8小時才能找回。 那麼,在這個高風險的情況下,我們該如何保護失智者不走失?或者如果不幸發生了走失事件,我們該如何快速有效地尋找他們?這裡要介紹一個失智老人福利,就是愛心手鍊。 什麼是愛心手鍊? 愛心手鍊是一種專為失智者設計的防走失裝置,由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與社團法人台灣失智症協會合作推動,自2015年開始實施。愛心手鍊的原理是在手鍊上嵌入一個RFID晶片,裡面儲存了失智者的基本資料,如姓名、身分證字號、聯絡電話等。當失智者走失時,只要有人發現並通報,或是遇到配備讀取器的警察、社工、志工等,就可以透過掃描手鍊上的晶片,快速獲得失智者的資料,並聯絡家屬或相關單位,協助失智者安全回家。 愛心手鍊有什麼好處? 愛心手鍊的好處有以下幾點: 方便攜帶:愛心手鍊是一種輕巧的飾品,可以隨身佩戴在手腕上,不會造成不適或負擔。也不需要更換電池或充電,可以長期使用。 保護隱私:愛心手鍊上的晶片只能由特定的讀取器讀取,一般人無法看到失智者的資料,避免了個資外洩或不必要的困擾。 提高安全:愛心手鍊可以幫助失智者在走失時被及時發現和救援,減少他們在外面遭遇危險或意外的風險。也可以減輕家屬的憂慮和焦慮,增加他們的信心和安心。 促進友善:愛心手鍊是一種象徵失智友善的標誌,可以讓社會大眾更容易識別出失智者,並給予他們適當的關懷和協助。也可以提高社會對失智症的認識和關注,創造一個更包容和友善的環境。 如何申請愛心手鍊? 如果你或你的親友是失智者,並想要申請愛心手鍊,你可以參考以下資訊 申請資格:有走失之虞者(失智症、智障者及精神病患)及為家人走失做預防者。 申請方式:你可以透過以下三種方式申請愛心手鍊: 線上申請:你可以登入各縣市政府網站,進行線上申辦作業。 臨櫃申請:你可以攜帶相關文件至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或各直轄市、縣市政府衛生局辦理申請。 申請費用:符合資格者免費,自費者,依各縣市規範辦理。 失智老人走失是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在台灣每年有近半數的失蹤長者是失智者。失智老人走失不僅會給自己和家人帶來危險和困擾,也會增加社會資源的負擔和浪費。因此,預防失智老人走失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預防失智老人走失的方法有很多,例如:避免失智老人獨自在家、給予失智老人生活目標、參與失智社區服務據點及失智共同照護中心活動、到警政單位建立「身心障礙者資料庫」、申請失智症手鍊「愛的手鍊」、使用即時定位資訊設備等。 此外,社會福利機構和志工們也可以提供各種形式的協助和資源,例如:提供新型預防走失輔具「緊急連絡卡」、張貼尋找失智長者的海報、提供協尋走失的服務,希望能夠讓更多的失智者和家屬能夠享受到這些服務,讓失智者能夠安心地生活,也讓家屬能夠放心地照顧。
[舜禹台灣] 年長的她獨居在殘破不堪的老宅,危機四伏該如何解決?
老來居,大不易 獨老成居住弱勢 87歲陳婆婆住在沿海地小巷內50多年老屋,長期遭受海風侵襲屋頂漏水、壁癌嚴重,屋梁支架也腐鏽,年初地震將屋簷的屋梁震落,屋瓦破洞,內牆更是嚴重龜裂與壁癌,每逢下雨就要拿盆接水,家裡濕答答,陳婆婆說,年紀大了,生活將就過,起碼有家可遮風避雨。 目前台灣高齡族約380萬,其中「獨居」或「老老照顧」接近百萬。人老了,房子也跟著老了,粗估至2030年,40歲老屋恐占全台房屋三成。 台灣有不少長輩獨居老房,有的老屋漏水、大門與浴室門把或門栓損壞,僅拿繩子拉門、綑綁當鎖,新舊電線外露宛如蜘蛛網,成了居家安全隱憂,何時會面臨危樓、無家可歸的風險,好似只能聽天由命。 沒錢、沒人幫 長者面臨修繕困境 陳婆婆,獨居在老宅已長達50多年,隨著老屋老化,房屋早已殘破不堪,屋頂破洞,屋內因漏水潮濕,多處已遭腐蝕及壁癌入侵,由於無子女,婆婆自己靠著簡易布料及垃圾袋暫時遮蔽破洞,屋內放置水桶接雨水,渡過困境。婆婆也曾想過要請人來修理家中,但不知要求助於誰,而且聽鄰居說要花一大筆錢,經濟困頓、三餐不繼的她,打消了念頭,想說能過一天算一天就好。 透過社工資源轉介 讓陳婆婆有了真正安全的家 某日,社福中心的社工(化名:小庭)來到陳婆婆家中附近的活動中心辦理宣導活動,活動結束後,小庭於回程的路途中發現蓋滿垃圾袋的陳婆婆家,因此下車前往關心,聽著陳婆婆哭訴,娓娓道來獨居生活,因經濟弱勢無力負荷房屋修繕費用,因此只能以垃圾袋遮風避雨,小庭將資料及照片整理後,告訴陳婆婆現在有一個老房屋修繕計劃可以協助,陳婆婆開心的孩子一般,不停表示感謝。 透過小庭的資源轉介下,協助申請「中低收入老人修繕住屋補助」,幫陳婆婆修繕了屋頂防水、排水系統,也將屋內毀損的地面一併進行修補,最後於臥室及浴室安裝扶手,讓陳婆婆有了安全舒適的家。 中低收入老人修繕住屋補助,最高10萬元 ! 類似陳婆婆個案的並非少數,老人加老宅,再加上經濟弱勢,生活品質及安危更是雪上加霜。各縣市政府看到警訊,推出「中低收入老人修繕住屋補助」,改善困居弱勢長者的棲身之所。 一、申請資格: 1、設籍該縣市且年滿65歲以上。 2、該縣市列冊之低收入戶老人或中低收入戶老人(依縣市規定)。 (提醒:要實際居住在該地址) 二、修繕內容: 主要針對現住房屋的給水、防水、廚房、排水、屋頂、臥室、衛浴等設施設備,或是因不堪使用需修繕或改善住宅安全輔助器具、走道改善等等(依各縣市規定)。 三、房子屬於租賃,可以申請嗎? 可以,目前只有宜蘭縣規定要自有住宅才能申請,其他縣市在屋主同意下且符合相關規定可以申請(如:合法建築、居住年限等等,也依各縣市規定)。 四、如何申請? 1、申請單位:戶籍地之鄉(鎮、市)公所。 一定要先到戶籍地之鄉(鎮、市)公所辦理申請,經審核同意後才可以做修繕。 2、申請文件: 2.1申請表。 2.2三個月內全戶戶籍謄本。 2.3低收入戶證明或中低收入戶老人生活津貼相關資料。 2.4房屋所有權狀影本。 2.5施工修繕前、後照片與修繕費用收據或發票正本。 2.6申請人郵局存簿封面影本。 2.7其他相關文件,依各縣市規定。 如果房子是租賃的,要多準備下列2項: 1、租賃契約書影本。 2、房屋所有權人修繕同意書。 五、補助金額: 依各縣市規範及預算而有不同,大致上3至5年內最高補助10萬元,若曾補助過但使用年限為到期前也不可重複申請。 如有任何問題,歡迎聯繫鄰近各縣市政府社會局處或向舜禹學堂留言查詢,我們會盡力解答。 資料來源: 各縣市政府中低收入老人修繕住屋補助辦法 https://reurl.cc/8jye9g
🟠 [舜禹台灣] 花甲後的安居與安養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定義,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達14%便稱為「高 齡社會」,台灣早在2018年就已成為高齡社會,且截至2022年底,台灣的老年人數 已攀升至總人口數的17.6%,也就是說不到6個人裡就有1名老年人,而國家發展 委員會(國發會)更預估--2025年後,老年人口將超過總人口的20%,台灣將進入 「超高齡社會」。 隨著人口老化的程度不斷攀升,年長者的居住安排及機構式照顧的服務,將 漸漸成為不可忽視的需求。為應對這一挑戰,台灣政府實施了一系列的機構型老 人照顧福利措施,以確保老年人得到適切的照顧與福利。 無論是公立或私立的住宿式機構,都開放任何身份入住,政府則會依照居住 者身份別不同可以申請報不同的補助。公立機構則保留部分名額給特殊身份者, 例如低收入戶、榮民等。而設備、服務品質則屬個別化差異,非公私立經營的差 別。若擔心機構照護品質,可參考衛福部每四年進行一次的機構評鑑結果。接下 來我們將先介紹不同的類型,再與各位分享不同身份別補助的額度。 目前台灣的「住宿式老人福利機構」可分為三大類型,以下依照護需求的程 度從輕到重依序介紹: 一、安養機構: 主要收容無重大疾病,生活可自理、沒有插管或失智症的老人;安養機構有建置 暢通的醫護通報系統、會提供基本保健服務、運動休閒空間,但在專業護理人員 的比例配置上並無特別規定,也無法行使醫療行為。 每月費用約1. 5萬到2.5萬不等(不含耗材等費用)。 二、老人長期照顧中心(養護型): 主要服務缺乏生活自理能力,或是需要鼻胃管、胃造廔口、導尿管護理服務之長 輩。養護型機構依規定會隨時保持至少一位護理人員值班,且每二十床就需配備一 位專業護理人員。 每月費用約2萬到3.5萬不等(不含耗材等費用)。 三、老人長期照顧中心(長期照顧型): 專為有慢性病且有長期醫療服務需求的高齡者設置,可服務身上插有鼻胃管、導 尿管、氣切管三管的患者。 且規定每十五床就應有至少一位專業護理人員、24小時都應有護理人員值班。 每月費用約2萬到4.5萬不等。 除了上述三類之外,還有不限年齡,只要有照顧需求皆可入住的護理之家。護理 之家能提供三管醫療服務,其中三管指的是鼻胃管、尿管管、氣切管。專門照護 有罹患慢性病、需要長期護理的患者,或在急病出院後仍需要醫療服務的病患。 其中護理之家又可分為,醫院附設的護理之家、獨立經營的護理之家,也是另外 一種住宿式機構的選擇,不過費用比較高大約每月28,000-55,000不等。 然而,從上述介紹中可以發現,老人福利機構的費用對一般家庭而言是一筆 可觀的開銷,因此為了緩解機構式服務對家庭造成的經濟負荷,衛福部特別擬定 了「住宿式服務機構使用者補助方案」,針對所得稅額未達20%之住民,依稅率級 距以及長照需求等級提供不同金額的補助,最高每人每年可獲得12萬元的補助 款,可向衛福部在各縣市設立的特定窗口辦理。此外,如果是65歲以上,具有(中) 低收入戶身份的中度或重度失能長者,各縣市政府也提供公費安置的名額,可向 戶籍地的公所辦理。最後,若具備榮民或榮眷身份,也可以公費入住榮民之家。 除了前面介紹的機構式照顧外,近年來也有越來越多針對老年客群的新興 居住型態,像是養生村、老人公寓、共生宅、退休宅等,即便價格高昂也仍舊吸引 了不少長者青睞。由此可見,隨著高齡,甚至超高齡社會的來臨,您我都勢必需 要更正視老年人的需求,願我們能一同建構一個友善老人的社會,一起促成更多 符合年長者身心所需的全人照顧服務,讓高齡者即便在生命的晚年也依然享有 良好的生活品質和滿意度,舜禹將陪您一起關注年長者的需求和福利,進行更多 的倡議與宣導,因為我們期待,人人都能在「生命」這趟單程旅途中,無所畏懼地 和歲月前行,邁向積極、有盼望的老化。 資料來源: 使用住宿式照顧服務機構,政府提供那些資源與補助? https://www.gov.tw/News_Content.aspx?n=26&s=556149 護理之家、養護機構、安養機構差異在哪裡? https://www.phew.tw/article/cont/phewretire/preparation/healthcare/2432/2021101424 32 住宿式服務使用者補助方案 https://1966.gov.tw/LTC/cp-6457-69925-207.html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全國機構名冊-112年全國老人福利機構名冊 https://www.sfaa.gov.tw/sfaa/pages/detail.aspx?nodeid=366&pid=2630 安養中心、養生村、老人公寓、共生宅,退休宅超級比一比 https://www.moneyweekly.com.tw/ArticleData/Info/%E7%90%86%E8%B2%A1%E

意見

請填寫表格,向我們反映意見或任何你在我們網站搜尋資訊時所發現的問題。

已提交!我們將會在1個工作天內回覆閣下,謝謝!
資料有誤,請重新輸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