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禹香港] 2026年起香港醫療大變革!急症室收費調至400元 醫療費用減免申請指南

Youtube影片:【公立醫院加價】2026年起香港醫療大變革!急症室收費調至400元,但危殆病人免費! | 舜禹學堂 Shun Yu Academy香港站

長期病患者的心聲:醫療費用增加帶來的壓力

 

我是一名長期病患者,每隔兩到三個月便需要前往醫院覆診。這些年來,我的醫療開支大約在每年兩千到三千元之間。然而,最近聽說政府將調整收費,未來可能會增加到每年七千到八千元。雖然當局設有每名病人每年住院及門診費用一萬元的上限,但我總覺得這個方案像是在懲罰我們這些多病的市民。

 

2026年起急症室收費提升至400元 醫療改革新措施

 

香港的醫療保障措施正迎來一系列重要改革,旨在更公平地分配資源,減輕重症病人的經濟負擔。從2026年1月1日起,急症室收費將提升至400元,但危殆及危急病人仍可免費接受治療。此外,全年收費上限設為每人每年最多1萬元,超出部分由醫管局負擔。普通科門診和專科門診的收費也有所調整,分別增至150元和250元。藥物費用方面,標準藥物每項收費升至20元,每次最多可拿4周藥。

 

 

社評:公營醫療收費改革方案引發爭議:基層市民承壓,中產人士憂「返貧」

 

最近公布的公營醫療收費改革方案將於明年1月正式施行,急症室費用大幅提高至400元,基層醫療服務多項費用全面上調,特定基礎服務仍保持免費,但民眾對此反應褒貶不一。政府強調調整必要性,試圖減輕醫療系統負擔,卻令基層長者與慢性病患者的經濟壓力進一步加重。

 

醫務衞生局指出,此次改革旨在降低政府對醫療系統近100%的資助率,未來目標壓縮至90%,並可能陸續進行更多收費調整。然而,加價是否能真正改善急症室輪候時間以及資源分配問題仍存疑。加上其他公共服務費用陸續調漲,基層民眾陷入「百上加斤」的境地。

 

此外,部分中產人士亦擔心因高昂的醫療費用可能因疾病導致「返貧」。雖然改革方案為每人每年醫療費用設置1萬元「封頂」上限,但對於長期病患者,累積的年度開支仍可能相當吃力。面對不斷攀升的公共醫療開支、人口老化與財政壓力,公營醫療制度改革既是必要之舉,亦需慎重考量民眾的承受能力。

 

2026年醫療新措施:住院及專科門診收費詳情(2026年1月1日起生效)

社區資源介紹|醫療費用減免<按此了解>

醫院管理局(HA)提供醫療費用減免計劃,旨在確保市民不會因經濟原因而得不到適當的醫療照顧。以下是一些關於申請醫療費用減免的主要資訊:

 

申請對象:

符合以下條件的市民可以申請醫療費用減免:

🔷 綜合社會保障援助(CSSA)受助人

🔷 長者院舍照顧服務券計劃級別0院舍券持有人

🔷 75歲或以上長者生活津貼受惠人(包括廣東計劃及福建計劃)

 🔷 低收入人士、長期病患者及貧困年長病人

申請方法:

公立醫院或診所的醫務社會服務部。

或者到社會福利署各區綜合家庭服務中心或保護家庭及兒童服務課。

 

經濟準則:

申請人需符合以下經濟準則:

1. 每月家庭收入不超過家庭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的75%。

2. 家庭資產值低於指定上限(不包括自住的第一間物業)。

 

非經濟因素:

醫務社工或社工在評估申請時,還會考慮以下非經濟因素:

🔷 病人的臨床情況

🔷 是否殘疾人士或單親家長

🔷 減免收費是否有助解決家庭問題

🔷 是否需付特別開支

 

準備所需文件:

 

🔷 病人及同住家庭成員的身份證明文件(如香港身份證)。

🔷 同住證明(如租約、公共服務單據等)。

🔷 收入證明(如過去六個月的月結單、僱主發出的入息證明等)。

🔷 資產證明(如過去六個月的銀行戶口結餘紀錄等)。

🔷 主要支出證明(如按揭月結單、租金收據等)。

 

經濟審查:

醫務社工或社工會對申請人及其家庭成員的經濟狀況進行評估。

 

結果通知:

如果申請獲批,會收到醫療費用減免證明書,列明減免範圍及日期。

如果申請未獲批准,會收到拒絕原因的通知。

查詢:

如需更多詳情或進行申請,請訪問醫院管理局的官方網站或聯絡當地的公立醫院和診所。

🔷公立醫院和診所的醫務社會服務部

🔷社署綜合家庭服務中心

社署保護家庭及兒童服務課或其他指定服務單位(適用於正由服務課或其他指定服務單位的社工跟進之個案)

 

如各位想了解更多上述社區資訊,歡迎聯繫上述機構。如想知道香港最新社福資訊記得緊貼我們「舜禹學堂」或有任何問題需協助,歡迎向我們「舜禹學堂」留言查詢,現段我們會盡力解答並提供適切的協助。

 

 

 

 

資料來源:

星島日報

醫療費用減免

信報- 醫院大加價 中產怕返貧 - 高天佑 - 新聞點評

 

圖片來源:

Freep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