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統計調查發現,台灣民眾在過年期間,體重平均增加1.7公斤,同時有近五成的民眾,運動量比平常少,這也連帶造成每當年假過後,醫院中的三高、心血管疾病與肥胖門診病患人數暴增現象。
除此之外,更要小心「代謝症候群」的威脅,而代謝症候群的發生常與肥胖脫離不了關係,不正常的飲食習慣、缺乏規律運動等不健康的生活型態更容易吸引代謝症候群上身。
「代謝症候群」是可預防也可治療的疾病,要是不及早檢查治療,將比一般人增加6倍得到糖尿病的風險、4倍高血壓風險、3倍高血脂風險、2倍心臟病及腦中風風險,變成慢性病病人。依據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建議從控制吸菸、增加運動、健康飲食及適度飲酒等慢性病的共同危險因子著手。
以飲食觀點對於三高的預防最有名的就是針對高血壓的得舒飲食和降低心血管風險的地中海飲食,此兩種飲食模式也是在預防慢性病比較主流的營養建議。
飲食中最大特色就是選用未精緻全穀根莖類,天天5份蔬菜和5份水果,選用低脂奶,紅肉改白肉,吃堅果用好油。得舒飲食用低鈉,高鉀、鎂、鈣和膳食纖維,節制飽和脂肪酸的攝取,多攝取植物種子油不飽和脂肪酸的概念來控制血壓,在臨床研究上是可以長期作為預防、控制高血壓的飲食型態的模式。
地中海飲食於西元1993年起被學者研究並定義飲食內容,發現地中海飲食有助於心血管疾病的預防。飲食訴求要吃全穀類、蔬菜水果和豆類、香辛料、堅果類和健康的油脂(橄欖油),每周至少吃兩次魚貝類,每週適量吃乳製品、蛋或白肉,少吃紅肉與甜食,喝足夠的水,適量飲酒。地中海飲食與得舒飲食有一點相似,在於吃全穀類原態食物和訴求健康油脂的概念,但地中海飲食中特別提到了攝取魚貝類的重要性,主要是低脂的白肉,以及富含Omega-3不飽和脂肪酸,特別是DHA和EPA。
掌握「低油、低鹽、高鉀、高鎂、高纖」的飲食原則,多以蒸、煮、烤、拌取代油煎、油炸、重口味烹調習慣,才能吃得健康、減少心血管負擔。
一、聰明選、健康吃:運用「三低一高」健康飲食口訣(低油、低糖、低鹽、高纖)。
二、站起來,動30:減少久坐;一天至少運動30分鐘。
三、不吸菸、少喝酒。
四、壓力去,活力來:轉移憂慮,適當發洩,如運動、聊天、閱讀、唱歌、寫日記、運用幽默感。改變對於事件的看法,正向思考,尋求家人朋友協助。如果前面的方法您都嘗試過了,還是沒有用的話,建議您勇於尋求醫師或臨床心理師的諮商協助。
五、做檢查,早發現:善用成人預防保健檢查。
現代人最常見的就是腰腹肥胖問題,除了長時間坐著不動之外,也是因為攝取過多高熱量食物所製造出的多餘脂肪,最容易大量囤積在腹部,之後便會引起代謝問題,令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甚至中風的機率大增。而加強下半身運動的好處,是由於全身三分之二的肌肉量都在下半身,尤其是增加腿部肌肉的活動量,對於提升基礎代謝率大有幫助,同時也能有助改善便秘。例如快走、騎單車、深蹲、臥姿抬臀都是簡單易做的下半身運動。
一、外出或是上下班(學)多利用大眾運輸工具,提早出門提前一站下車,步行至目的地,讓一整天精神更飽滿有活力。(走路30分鐘可以消耗約100大卡的熱量!)
二、可以走樓梯就不要坐電梯。不但節省能源,還可以增加每天活動量。步行走上幾層樓後再搭乘電梯,慢慢增加自己的運動量。
三、多和家人相約到戶外,進行腳踏車或互動競賽型活動等,不但促進家庭和諧,更重要的是,將使全家人都更健康。亦或是可以帶著心愛的寵物一同快走。(騎腳踏車30分鐘,可以消耗約100大卡喔 ! )
四、利用空的寶特瓶,裝水或沙子替代啞鈴,訓練肌力,並依進步程度漸漸加入更多水或沙子,提升肌力。
五、在上班期間,上午10:30、下午3:30各做15分鐘健康操,累積30分鐘也可消耗約100大卡 !
六、約三五好友去踏青飲茶,不但能健身,也能增進彼此情誼。
許多醫師建議減重者採用「運動531」,也就是每周至少運動5次,每次30分鐘,心跳速率達每分鐘110下。對減重者來說,只要做到身體盡力即可,不必太勉強,運動強度不一定要符合標準,但可增加運動頻率。
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吸菸及體重過重為心臟疾病之主要危險因子,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積極呼籲民眾從小養成健康生活型態,平時注意均衡飲食、少油少鹽多纖維、戒菸、少酒、多運動,並定期接受健康檢查,維持規律的生活習慣,讓作息與睡眠時間正常,才不會因為賀爾蒙紊亂影響新陳代謝,進而增加肥胖的危險,以減少心臟疾病之發生。
如對以上介紹的相關資訊,有任何問題,請聯繫上述機構。或歡迎大家向我們「舜禹學堂」留言查詢,我們會盡力解答。
資料來源: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https://www.hpa.gov.tw/Pages/List.aspx?nodeid=223
https://www.hpa.gov.tw/Pages/List.aspx?nodeid=221
圖片來源:
元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