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天氣持續酷熱,在疫情下,大家在熱浪中仍要口罩不離口,身體更容易出現與熱相關的疾病,例如皮膚曬傷、出現熱疹、熱水腫、熱衰竭、中暑等疾病。而人體的溫度調適功能是受著行為、疾病、藥物、環境及體質所影響。
「透支型中暑」常出現於運動員或戶外工作的市民,因過度操練或操勞引致。「典型中暑」常出現於普羅大眾,因疾病令身體不能調溫,或環境社交原因,被迫留在侷促悶熱的環境中。典型中暑是較為危險的,因患者通常較遲才察覺症狀,不能及時求助而增加死亡風險。
長者一般較年青人容易中暑和出現脫水,而且出現徵狀的情況會較慢,如未能及時補充足夠的水分,中暑對長者傷害很大。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中風等)、服用利尿藥、酗酒、營養不良或長期體弱的長者,更要加倍小心。
中暑患者會出現眩暈、神志錯亂、四肢不協調,甚至昏迷症狀,其他器官如腎臟、腸臟及心臟也有機會因血液流向皮膚而導致缺血受損。及時發現及盡快降溫是有效治療中暑的必要條件;患者自身疾病、器官衰竭程度及對治療的反應會是治療預後的關鍵。
大家在酷熱天氣警告下,應增加水份吸收。不應留在密閉侷促空間,要盡量去有空調的公共空間。另外,要時刻注意身體狀況,如有不適或出現熱衰竭甚至中暑症狀便應立刻向家庭醫生求診。
以下兩款清暑解渴湯水和茶療,是有效消暑
材料及份量:鮮薄荷6克 鮮青瓜片12克 鮮檸檬片5片。
做法:溫水4杯,加入材料浸泡1小時後放雪櫃備用,以水代茶。
功效:清熱消暑生津。
注意事項:脾胃虛弱、腹痛腹瀉、肺寒咳嗽者不宜。
材料及份量:西洋參20克、石斛30克、麥冬30克、淡竹葉15克、生薏仁30克、白扁豆30克、西瓜皮1斤/西瓜翠衣30克。
做法:材料洗淨後加水6碗,浸泡20分鐘,大火煮滾後轉中火煎煮45分鐘。
功效:清暑益氣化濕,養陰生津除煩。
注意事項:適合身熱汗多、心煩口渴、小便量少色黃及精神不振人士。每周一至兩次。
有需要人士可入住政府開設的夜間臨時避暑中心,夜間臨時避暑中心名單請按以下網址:
https://www.had.gov.hk/tc/public_services/emergency_services/emergency.htm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