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勢及身障

[舜禹台灣] 遭遇家暴隱忍釀死亡 安置庇護服務提供受暴者安全保護

桃園市一對夫妻發生爭吵動手,妻子抱在懷裡的3個月大長子遭波及致死,夫婦倆擔心東窗事發,恐牽連2歲大的長女被安置,涉嫌用垃圾袋打包遺體帶到台北市陽明山拋屍滅證,妻子產下次子後,見丈夫又動手打嬰兒,擔心悲劇重演、向警方自首。如此暴力憾事不斷上演,小白就曾是受暴者之一,處於長期暴力下,差點走上絕路。

 

為了家庭及孩子,深陷暴力循環枷鎖

小白(化名)與丈夫經友人介紹結婚近2多年,育有2子女,因家境及生活習慣差距,婚後一直不被丈夫尊重,常用言語辱罵及貶抑,也會在子女面前責備羞辱小白,尤其在酒後常對其隨意發脾氣,甚至拳腳相向,小白曾想過離婚,然為了家庭完整長期隱忍。

 

根據衛福部統計,在台灣每年超過10萬人遭受親密關係暴力與家庭暴力的傷害。調查資料顯示,在台灣,女性一生中,每 4 名女性有 1 名曾遭受親密伴侶的暴力,受暴婦女為了家庭與小孩而選擇隱忍施暴者暴力行為,造成無可挽回的悲劇。

 

某日,丈夫酗酒後,小白又遭受丈夫拳腳相向,哭著跑出家門,漫無目的走在街頭,不斷的想著,丈夫往日相遇時,對於她的好,回憶起甜蜜時光,又開始同情丈夫工作的辛苦,想起孩子尚年幼,於是擦乾眼淚又返家。

 

有些受虐婦女之所以無法離開暴力環境的原因是習得的無助感結果,甚至認為自己是親密關係中的「拯救者情結」,即對於親密關係中的施暴者的處境、過往故事,過度地認同和同情,導致無法聚焦於自身的痛苦經驗和危險。

 

求助無門 遇社工協助 開啟新人生

每次遭遇家暴時,小白除了承受身體苦痛,心裡的痛更是難以抹滅,總是以為忍過去就沒事了。但因為照顧、保護孩子的原因,也沒有工作,沒有經濟能力,除了這個家之外,她沒有任何能力可以逃離這個充滿恐懼的家。

 

在一次的暴力事件中,由於丈夫爭吵聲引起鄰居注意,恰巧鄰居是負責家庭暴力相關業務之社工,於是透過某日垃圾清運時,社工主動與小白聊起那天家中爭吵事件,並發現小白身上有許多瘀青傷痕,在社工循序漸進的陪伴、鼓勵下,小白哭著娓娓道來這幾年遭遇家暴的慘痛過程。社工評估完小白狀況,發現事態嚴重,隨即進行通報,啟動緊急庇護服務,讓小白及兩位年幼子女進入庇護所,有個安全的居住環境。

 

透過社工的陪伴協助下,提供緊急庇護、法律協助、聲請保護令、就業協助及心理諮商等服務,讓小白可以有一個安全的環境安頓身心,並且好好思考下一步。庇護期間,社工提供就業訓練及工作機會,提升工作技能、增加收入維持生計,讓小白離開庇護所後生活可以自立。歷經半年多輔導,為了自己往後人生,小白最終決定離開丈夫展開嶄新的生活,讓人看到小白堅韌的力量,使人動容。

 

受暴者的棲身所-家庭暴力被害人安置庇護服務

 

離家,是許多婦女為了脫離暴力循環,不得不的選擇。為了儘快隔離家庭暴力的威脅,政府於全國設置了家暴被害人庇護所提供安置服務,包含有短期庇護、中長期庇護,讓受暴者及其子女能有一處確保人身安全、獲得生活支持的處所,依據婦女的危機程度與需求,提供不同型態的安置服務。

 

服務工作涵蓋「人身安全」、「住宅服務」、「法律援助」、「生活重建」、「經濟協助」、「子女照顧」等六大面向,即時提供專業的社工輔導、醫療處遇、司法協助、緊急庇護等,協助求助者基本的保護。

 

庇護安置社工,透過電訪、面談,討論人身安全、自我照顧、生活能力、親密關係、親子互動及就業等議題,並從中提供情緒支持,藉由教育性、輔導性及生活性團體活動,讓婦女們建立抒發情緒與互動討論的支持管道及網絡。若有司法、醫療及經濟的需求,社工則會進一步資源連結與轉介。

 

「家庭暴被害人緊急短期庇護服務」,提供受暴婦女全天候24小時轉介,給予短期庇護服務,讓她們得到適當保護與輔導服務,保障受暴婦女之人身安全,經社工專業服務,以增強其社會適應能力,最終能夠回歸正常生活。

 

如有任何問題,歡迎聯繫鄰近各縣市社會處或向舜禹學堂留言查詢,我們會盡力解答。

 

資料來源:

自由時報

衛生福利部保護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