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髮族資源

[舜禹台灣] 無處可棲:97萬獨居長者的安居困境與突圍之路

當租屋成為奢望:台灣獨居長者的安居困境

「我可以一次付清兩年的房租,為什麼還是沒有人願意租給我?」65歲的張阿姨無奈地說道。這則新聞揭露了台灣獨居老人在租屋市場上遭遇的困境,也反映出我們社會中一個日益嚴重的問題。

讓我們認識李奶奶的故事。今年67歲的她,在丈夫過世後獨自生活。退休金加上微薄的儲蓄,讓她只能選擇租屋度日。然而,找房子對她來說卻是一場漫長的煎熬。「房東一聽到我的年紀,語氣就變了。」李奶奶說,「有時連看房的機會都沒有,電話就被掛斷了。」

根據內政部統計,截至2023年6月底,台灣65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418.8萬人,其中獨居者高達97.6萬人,占老年人口的23.3%。更令人憂心的是,租屋市場中估計超過九成的房東不願意將房子租給高齡者,使得這個族群在尋找安身之所時面臨重重阻礙。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複雜:

  1. 房東擔心高齡者的健康狀況
  2. 害怕發生意外或猝死事件
  3. 認為老年人經濟能力不穩定
  4. 溝通障礙的疑慮
  5. 對於長者生活習慣的刻板印象

這些偏見和歧視,讓許多獨居長者被迫接受居住條件不佳的房屋,或是被迫遷移到較偏遠的地區,遠離他們熟悉的生活圈和醫療資源。正如李奶奶最後只能租到一間沒有電梯的老舊公寓五樓,每次上下樓都需要停下來休息好幾次。這不僅是住房問題,更是一個急需社會關注的人權議題。當我們的父母輩在晚年連覓得一處安身之所都如此困難,我們不禁要問:這樣的社會,真的是我們期待的高齡友善環境嗎?

現有的支持系統:社會福利政策與資源

面對獨居長者的租屋困境,目前台灣已有多項社會福利政策和支援計畫:

  1. 社會住宅政策 根據住宅法規定,65歲以上長者屬於社會住宅的優先入住對象。目前全台各地正積極推動社會住宅興建,其中:

·       至少一定比例用於照顧弱勢族群

·       提供無障礙空間設計

·       租金優惠低於市價

·       設有社區關懷據點

  1. 包租代管計畫 內政部推動的「社會住宅包租代管計畫」特別設立了「長者換居專區」:

·       政府擔任房東與房客間的橋樑

·       提供房東稅賦減免優惠

·       代為管理房屋修繕維護

·       保障房東租金收益

  1. 租金補貼方案 2024年「租金補貼2.0專案」針對老年人提供更多協助:

·       一般戶最高補貼11,200元

·       老年人可獲得1.2倍的補貼金額

·       簡化申請流程

·       放寬資格限制

  1. 居家環境改善補助 各地方政府提供多項居家改善計畫:

·       台北市「臺北扶老˙軟硬兼施」方案

·       無障礙設施改善補助

·       居家安全設備補助

·       家電更新補助

  1. 社區支持系統 全台已設立超過數千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提供:

·       關懷訪視服務

·       電話問安

·       餐飲服務

·       健康促進活動

·       文康休閒服務

  1. 緊急救援系統 為確保獨居長者的居住安全:

·       免費安裝緊急求救鈴

·       24小時緊急通報服務

·       消防安全設備補助

·       建立社區互助網絡

 

這些政策和資源雖然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協助,但在實際執行上仍面臨諸多挑戰:

  1. 供需失衡

·       社會住宅供給量仍遠不足需求

·       等待時間冗長

·       地理位置可能不符需求

  1. 資訊落差

·       許多長者不知道這些資源

·       申請程序複雜

·       數位落差造成資訊取得困難

  1. 資源分配不均

·       都會區和偏鄉資源差距大

·       補助名額有限

·       服務量能不足

  1. 整合性不足

·       各項服務缺乏串連

·       行政程序繁瑣

·       跨部門合作不足

這些現有的支援系統雖然提供了基本的協助,但仍需要更多的創新思維和制度改革,才能真正解決獨居長者的居住困境。創新解決方案:邁向更友善的居住環境面對獨居長者的租屋困境,我們需要更創新的解決方案,以下是幾個可行的建議:

  1. 建立「信任保證機制」

·       成立專責單位擔任房東與長者間的橋樑

·       提供房屋保險與維護基金

·       建立租賃糾紛調解機制

·       提供24小時緊急支援服務

  1. 推動「青銀共居」計畫:

·       青年與長者共同居住

·       互助互惠的生活模式

·       降低房東的疑慮

·       促進世代融合

  1. 發展「類家庭」住宅模式

·       小規模共居空間(4-6人)

·       專業照顧服務進駐

·       維持生活自主性

·       建立社群支持網絡

  1. 強化租賃市場管理

·       制定反歧視條款

·       提供房東教育訓練

·       建立評價機制

·       加強稽查與輔導

  1. 創新金融方案

·       開發租賃保證保險

·       提供優惠房屋修繕貸款

·       設立租金信託機制

·       發展以房養老延伸方案

  1. 科技輔助方案

·       建置智慧居家系統

·       發展遠距照護服務

·       運用AI預警機制

·       建立數位社群平台

每一位長者都應該擁有安穩的居所,這不僅是基本人權,更是展現社會進步的重要指標。透過上述創新方案的推動,我們期待能為獨居長者打造一個更友善、更有尊嚴的居住環境,讓他們能夠安心地在熟悉的社區中安享晚年。

 

共創友善居住環境的社會責任

獨居長者的租屋困境不僅是個人問題,更是整個社會需要共同面對的挑戰。隨著台灣高齡化社會的快速發展,我們必須以更積極、更創新的思維來因應這個議題。

我們深知每一位長者都有其獨特的生命故事和需求。透過制度的改革、社區的支持,以及科技的輔助,我們期待能為獨居長者建構一個更完善的居住支持網絡。這不僅是專業服務的提升,更是實踐社會正義的具體展現。

讓我們攜手合作,從個人、社區到整個社會,共同為台灣的獨居長者創造一個更有溫度、更有尊嚴的居住環境。因為,一個真正的高齡友善社會,應該是每一位長者都能安心居住、安享晚年的美好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