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桥:千年古桥见证街道历史
彩虹街道地处荔湾中部,北接站前街道,南邻逢源与昌华街道,东与金花街道相连,西与南源街道接壤。总面积约1.06平方公里,截至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常住人口达5.61万人。彩虹街道成立于1985年10月,辖内有荔溪、环彩、冼家庄、周门、党恩、宝石等11个社区。
彩虹街道的名字源于辖区内一座历史悠久的彩虹桥。彩虹桥始建于宋代,曾是南汉时代的名胜之地,也是文人墨客雅会欣赏的地方,旧桥是旧昌华苑的一部分,后被毁。1930年开辟西华路时,于旧彩虹桥遗址处重建并沿用旧名,2014年被认定为广州市历史建筑,充分证明了其深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驷马涌是彩虹街道的重要水系,其前身是古荔枝湾涌,是西北入广州城的主要水道,见证了广州22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明代时,荔枝湾以“荔湾渔唱”被列为羊城八景之一。然而,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驷马涌曾一度成为黑臭河涌。近年来,彩虹街道通过实施“百千万工程”,按照“控源、截污、清淤、补水、管理”的5字方针,开展“4洗”“5清”专项行动,全面治理河涌污染。经过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驷马涌于2017年消除黑臭,重现“河畅水清”的自然美景,成为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彩虹街道的各个社区各有特色,名字也各有由来。荔溪社区因原有荔溪古道而得名;环彩社区因邻近彩虹桥而命名;冼家庄社区相传因古时有个冼姓庄园主在此居住而得名;周门社区曾被称为周门村,以周姓居民为主,其河涌百年前作为重要的水陆码头,是入城的捷径;党恩社区是解放后政府新建楼房安置水上居民上岸居住之地,寓意感谢共产党的恩情;宝石社区因早期这里有间宝石轴承厂而得名。
彩虹街道不仅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还保留了浓郁的市井烟火气。漫步在彩虹街,可以看到八九十年代的建筑和街道设计,听到居民们操着地道的粤语讲价买菜,闻到街头巷尾飘来的烧腊、小吃的香味。街心花园里孩子们嬉戏玩耍,社区里的蔡李佛武术馆传承着非遗文化,居民们在柠檬茶店和老友谈天说地,享受着悠闲的午后时光。在这里,传统与现代交融,历史与生活并存,让人感受到老广州的独特魅力。
广州市荔湾区彩虹街道社工服务站的“载梦”项目是其特色儿童服务的核心。该项目以“载梦学习角”社区慈善空间为依托,通过链接社区内外的慈善资源,为困境儿童提供全方位的支持。自2021年启动以来,“载梦”项目已开展多个子项目,如“载梦学习角——困境儿童学习空间改造”“载梦学习角·公益心连心”助学活动和“载梦前行,学习无忧”发展支持项目,为辖区内困境儿童提供学习环境改造、微心愿实现、成长课程支持和家庭陪伴等服务,累计服务超过300人次,覆盖所有辖内困境儿童。通过这些项目,彩虹街道社工服务站不仅改善了困境儿童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还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社会融入能力,为他们的成长提供了坚实的支持。
此外,彩虹街道社工服务站的“载梦”项目还注重家庭陪伴和社区参与。社工站通过开展亲子家庭陪伴活动,为困境儿童及其家庭提供互动平台,促进家庭之间的交流与支持。同时,社工站借助社区慈善基金的力量,整合企业公益资源和志愿者资源,为困境儿童提供持续的关爱和陪伴。例如,在中秋等传统节日,社工站联合学校和社区志愿者开展慰问活动,为困境儿童送去温暖和关怀。通过这些举措,彩虹街道社工服务站成功营造了一个儿童友好的社区环境,让困境儿童在社区的关爱中茁壮成长。
红棉热线:020-66600999、18078807325
电话:020-81735952
地址:广州市荔湾区西华路冼家庄17号101室彩虹街社工服务站
开放时间:9:00-12:00、13:30-18:00(周一至周六)
资料来源:
图片来源:
欢迎留下对舜禹学堂想说的话。不论是对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想了解更多与自身相关的居家服务、或是想给予学堂支持与鼓励,以及有热忱想成为学堂中照耀民众的小太阳,都请不吝啬的留言告诉我们!我们会于工作日内尽快回覆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