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国务院公布新修订后的《婚姻登记条例》,自5月10日起施行。修订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加强婚姻家庭服务体系建设,倡导文明婚俗;二是推行婚姻登记“全国通办”,提高便利性;三是优化婚姻登记服务,规范登记场所,依法核对证件材料。
根据国家统计局2025年1月17日发布的数据,2024年中国全年出生人口为954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2024年出生人口较2023年增加了52万人,这是自2017年以来的首次回升。然而,育娲人口《中国人口预测报告2023》指出,如果没有实质有效的鼓励生育政策出台,生育率下降趋势难以扭转。此外,2023年中国总和生育率为1.01,而2024年总和生育率预计为1.01。据预测,2025年中国总和生育率将跌破1。
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被认为在缓解低生育率压力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条例通过“全国通办”、打破户籍限制、优化登记流程、倡导健康婚育观、降低婚姻成本和强化婚姻家庭服务等措施,提升了婚姻登记的便利性和家庭稳定性。这不仅方便了异地人群登记,保障了登记安全,还通过全周期服务和文明婚俗倡导,促进了家庭和谐。同时,条例优化婚姻登记服务,提升效率和体验,减轻群众负担,为缓解低生育率压力提供了有力支持,有助于增强生育意愿,营造更有利于生育的家庭和社会环境。然而,条例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如冲动结婚和高额彩礼等问题。
该条例通过倡导健康婚育观、强化家庭责任意识,为解决低生育率问题提供了制度性指引。而要将这一理念转化为实际成效,不仅需要政策引导,更需配套服务为育龄群体提供科学保障。在此背景下,免费婚前孕前检查服务作为一项公共卫生项目,通过专业医疗评估降低出生缺陷风险、提升优生优育水平,既为个体家庭筑牢健康生育的第一道防线,也为社会层面优化人口结构、释放生育潜力提供了基础性支持。
如今实行免费婚前、孕前检查二合一。
一、检查对象
(1)一方或双方为广州市户籍或持有效《广东省居住证》(在广州市申办或签注)的登记结婚人员,可在预约结婚登记后至怀孕3个月内享受一次免费婚前孕前健康检查。
(2)符合再生育政策的,按规定每孩次可以继续享受一次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
二、费用
免费。重复检查或超出所列免费服务内容的其他检查,费用由个人自付。
三、检查内容
包括优生健康教育、体格检查、精液常规检查、风疹病毒IgG抗体测定、地中海贫血检测、妇科超声等25项。
注:1. 地中海贫血初筛一方阳性时进行地中海贫血检测,参考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技术标准执行,必须双方同时检查;2.第7、8、10、16项,每对夫妇只能享受一次免费检查
四、最佳检查时间
建议在计划怀孕前三至六个月进行检查。
五、检查流程
1. 领取服务券:各街道社区居委会、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海珠区婚姻登记处
六、检查机构
各区妇幼保健院、一站式婚育服务中心或各区指定的医疗机构。
详见:https://mp.weixin.qq.com/s/jxNh4JxL6X2MYG02XWVHHg
许多夫妇在婚后的生活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结婚后,日常琐事逐渐增多,夫妻之间的矛盾也开始显现,曾经的甜蜜逐渐被生活的压力所取代。尤其是生育后,照顾孩子的责任让双方都倍感压力。育儿观念的差异、家务分配不均以及缺乏个人空间等问题,常常导致夫妻关系紧张,甚至引发婚姻危机。在这种情况下,社区内的支持服务显得尤为重要。
如果在家附近的社区范围内开设具有寄宿和托管功能的学校或机构,不仅能教育家长如何正确育儿,还能在必要时临时照顾小孩,为家长提供放松和解压的机会。这样的机构可以为家长提供专业的育儿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育儿过程中的各种挑战。同时,通过提供临时托管服务,家长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处理个人事务、放松身心,从而缓解育儿带来的压力,改善夫妻关系,提升家庭生活质量。
于是,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 社区机构提供育儿指导和临时托管服务
- 育儿指导:社区内应设立专门的育儿指导中心,定期举办育儿讲座和工作坊,邀请专业儿科医生、心理咨询师和育儿专家,为家长提供科学的育儿知识和心理支持。
- 临时托管服务:社区应设立具有寄宿和托管功能的机构,为家长提供灵活的临时托管服务。这些机构应配备专业的护理人员和安全的设施,确保孩子的安全和健康。
2. 优化婚前孕前检查服务
- 宣传推广:通过社区宣传栏、社交媒体和社区活动,广泛宣传免费婚前孕前检查的重要性,提高居民的知晓率和参与度。
- 便捷服务:简化婚前孕前检查的流程,提供线上预约和线下检查的便捷服务,减少居民的时间成本。
3. 加强婚姻家庭辅导服务
- 婚前辅导:在婚姻登记处设立婚前辅导中心,为新婚夫妇提供婚姻教育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婚姻观和家庭观。
- 婚后辅导:社区应定期举办婚姻家庭辅导活动,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和婚姻家庭专家,为已婚夫妇提供婚姻关系维护和家庭矛盾调解服务。
4. 建立社区支持网络
- 家长互助小组:社区应组织家长互助小组,定期开展活动,让家长之间能够分享育儿经验和心得,互相支持和鼓励。
- 社区志愿者服务:鼓励社区居民参与志愿者服务,为需要帮助的家庭提供临时照顾和心理支持。
5. 政策支持与资源整合
- 政策支持: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社区设立育儿指导和临时托管机构,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和政策优惠。
- 资源整合:整合社区内的医疗、教育和心理咨询资源,形成综合性的家庭支持服务体系,为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务。
通过在社区内设立具有寄宿和托管功能的学校或机构,提供专业的育儿指导和临时托管服务,可以有效缓解家长的育儿压力,改善夫妻关系,提升家庭生活质量。同时,优化婚前孕前检查服务、加强婚姻家庭辅导服务以及建立社区支持网络,能够进一步增强家庭的稳定性和生育意愿。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整合社区资源,形成综合性的家庭支持服务体系,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缓解低生育率的压力,还能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若有相关的问题或需求,需要咨询或求助,可以就近联系街道的社工站。
资料来源:
图片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