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接力,19岁大学生器官捐献感动社会
2025年1月5日,湖南长沙一名19岁大学生因突发疾病去世。他的家人决定捐赠他的器官,包括两个肾脏和一对角膜。这些器官被成功移植给四位患者,使他们得以重获新生或重见光明。
该大学生家人的善举,让社会再次聚焦器官捐献这一生命延续的方式,它在挽救他人生命的同时,也给予逝者家属以慰藉和意义。
一、登记方式
1. 微信登记:微信公众号“中国人体器官捐献”
2. 网站登记: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官方网站(www.codac.org.cn)
3. 现场登记:当地红十字会器官捐献管理机构或登记站
4. 其他途径: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授权的单位或组织
5. 广东“i志愿”、或“广东志愿者”公众号,点击公众号底部菜单栏“志愿者”选项,然后选择“器官捐献志愿登记”,即可跳转小程序进行登记。
400-010-6695
1. 人体哪些部分可以捐献?
当生命离去时,经评估功能良好的肝脏、肾脏、心脏、肺脏、胰腺、小肠等器官可以捐献。此外,眼角膜、皮肤、骨骼、血管、神经等组织可以捐献,遗体也可以捐献。
2. 人体捐献可用于哪些方面?
捐献的器官用于挽救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生命,捐献的眼角膜用于救治角膜病失明患者,捐献的组织经加工后用于治疗相关疾病的患者,捐献的遗体用于医学教学和科学研究。
3. 人体捐献有年龄限制吗?
由于器官本身的衰老,器官捐献一般不超过65岁,遗体、角膜、组织捐献没有绝对的年龄限制。
4. 完成志愿登记有何凭证?
“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卡”是志愿登记的有效凭证,由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统一制作,有电子卡和实体卡两种形式,效用等同。电子登记卡通过网站或微信公众号志愿登记系统生成,需要实体卡须在志愿登记平台留下详细地址和联系方式,制作完成后通过邮寄的方式发放。
5. 捐献意愿可以改变吗?
我国人体器官捐献遵循“自愿”原则,如果您的捐献意愿发生改变,随时可以在登记网站变更或撤销登记意愿。
6. 成为志愿登记者,一定能实现捐献意愿吗?
当生命离去时,原则上没有传染病和恶性肿瘤都可以捐献,最终能否捐献由医学专家评估确定,并要尊重家属的意愿。
7. 什么情况下可以器官捐献?
(1)经医学判定生命不可挽救;
(2)经医学评估器官可以供移植使用;
(3)生前没有表示不同意器官捐献;
(4)家属(配偶、成年子女、父母)一致同意捐献器官;
(5)有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的见证。
8. 因器官捐献而产生的费用需要由捐献者家属承担吗?
凡因器官捐献而产生的费用,均无需家属负担。
9. 捐献完成后还会做哪些后续工作?
向捐献者家属颁发荣誉证书,将捐献者信息铭刻在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者的缅怀纪念园,供捐献者家属和社会公众缅怀纪念,还会定期举办缅怀纪念活动,在全社会弘扬捐献者的大爱与奉献精神。
为了进一步推动器官捐献事业的发展,社会各界可以采取以下建设性建议:
1. 社区机构应加强宣传力度,通过举办讲座、发放宣传册、设置宣传栏等方式,向居民普及器官捐献的相关知识,提高公众对器官捐献的认知度和接受度,消除对器官捐献的误解和顾虑。
2. 社区机构可与医疗机构、红十字会等单位合作,定期开展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活动,为居民提供便捷的登记渠道,鼓励更多人成为器官捐献志愿者。
3. 社区机构应关注器官捐献者家属的心理健康,联合专业心理咨询机构,为他们提供心理疏导和情感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亲人离世的悲痛,同时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尊重。
通过这些举措,我们能够营造一个更加积极、包容的器官捐献氛围,让更多生命得以延续,让爱与希望在社会中不断传递。
若有相关的问题或需求,需要咨询或求助,可以就近联系街道的社工站。
资料来源:
图片来源: